返回36,慢一步  大明:目标,激怒朱元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元璋正在办郭桓案。

心情很复杂。

一直以来,他都在怀疑户部有问题。

没想到,燕国传来的情报,证实这户部确实有问题。

事情还不止如此。

根据这几天的初步审讯情况,这不仅仅是户部的问题了,整个六部都有问题。

而且设计的钱粮银两可能会超乎想象。

太夸张了。

这些人都得去死。

但是,其中难道没有好人么?

自从砍掉胡惟墉之后,朝中官员都是他亲手提拔调教的。

若是没有了好人,那岂不是证明自己的不对。

自己不对?

皇帝怎么会有不对,肯定是这些人变坏了。

当然,他心中也有一点点疑心。

这件事是不是燕王故意推动的,好打击太子朱标。

毕竟,主持日常事务的是太子朱标。

这些被抓走的官员,都是和太子朱标对接。

太子最近几天精神不太好,他是看在眼里的。

因为以这些缘故,所以他的心情颇为复杂。

当然,复杂归复杂,彻查和杀光的心是不会动摇的。

正在这个时候,他得知了赵王想对寺庙动手的消息。

他烦躁道:“这逆子到底想做什么?他就不知道消停一会儿啊!”

现在情况严峻,天天都有熟人被抓,阶下重臣不敢吭声。

甚至生怕被朱元璋注意到,那自己就要没命了。

“太子!”

“臣在。”

“你说该怎么管教这个老九,他什么时候才能懂事!”

朱标打起精神,说出他早就想好的话。

意思就是,朱杞现在主要是闲的。

年纪轻轻,闲不住,就总是找事做。

“臣认为,陛下可将一些事项交给九弟负责。”

朱元璋一听,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你想让儿子正道,也确实应该让他做正事。

你不管,他就跋扈,天天来气你。

你管他,他就叛逆,还是天天来气你。

“太子所言极是,你觉得把什么事交给他为好。”

“启禀陛下,八妹婚事就在今年,陛下何不把这件事交给九弟处理。”

“原先在宫中的时候,八妹和九弟关系就不错,想来九弟也会用心。”

朱元璋点头道,“这个好,那就交给他吧。”

朱标再建议,为了让事情更显隆重,这件事最好是皇帝亲自交给他。

皇帝也明白朱标的心思。

前头不是说了么,朱杞已经被排除在皇家之外,好久都没有见过皇帝,平时也不和皇室成员交流。

如果朱元璋召见了朱杞,那这条禁令自然失效了。

朱杞也算重新回到了皇室。

朱元璋似乎也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派个人去赵王府,去通知赵王明天早朝。”

“是!”

边的太监领了旨意,立刻出门。

朱标的建议,其实是违背了朱杞的意愿。

他正忙着搞纺织厂呢,哪有空去管皇八女结婚的破事。

可是朱标呢,不想朱杞如此不务正业。

在他看来,好好做藩王,那才是正事。

给朱杞一个机会,然后朱标才能慢慢劝朱元璋恢复赵王那些被削掉的待遇。

用心是好的,可是慢了点。

不仅是太子慢了一步。

所有人都慢了一步。

传旨的太监慢了一步。

太监到赵王府的时候,赵王出城了,且不在家呢。

那寺庙的和尚也慢了一步。

朱元璋刚得知消息,朱杞已经放火烧庙了。

早,张五八得知消息,那庙里的高僧进城求援,立刻报告了朱杞。

“求援,那肯定是老头子了。”

“那我们不能等了,否则就占不到好处,先下手再说。”

一声令下。

张五八操控数百人去庙里闹事。

正在门口推搡,这庙的后面突然起火了。

火势很大。

里面各种呼救。

闹事的人立刻喊着,“快救火啊。”

一窝蜂涌进去,打着救人的名头在庙里四处活动。

一是真救人。

比如,一个和尚正在奋力灭火,这火苗都要扑灭。

突然冒出几个人一把放翻这和尚,口中喊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管这火了。”几个人抬走和尚,那本来要灭掉的火,重新复燃。

这只是一个例子。

但是都是这样操作。

有了这种操作,这火自然越救越大。

同时,庙里四处都被扔了一些犯忌的东西。

等这寺庙被烧光了,朱杞带着人准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