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间谍  大明:目标,激怒朱元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宫其实没有什么事。

就是正式把皇八女的婚事交给朱杞负责。

他是个未婚男子,所以大婚当天的事,他不负主要责任。

他的主要责任就是公主府的修建和嫁妆的准备。

这些都有一定的规矩,他只要监督进度和质量问题。

在宫中,他注意到一件事。

才短短三天,朝的官员就少了很多。

在太子那边交接具体任务的时候,太子精神暗淡了很多,白发增添了不少。

通过这个观察。

朱杞有了一个判断。

这个所谓的郭桓案,和燕王朱棣的绝对脱不了关系。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的导火索就是燕国有人告发北平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两位,最后牵连到户部侍郎郭桓。

郭桓位居中枢,他掌管天下钱粮的统计。

一下子,各行省都栽了进去。

郭桓有没有贪?

当然有贪?

但是,你说他勾结六部和天下行省官员一起贪,那就不可能了。

自己带过队伍就明白,管这么多人有多难。

而且这么多人还分散全国,这个时代又没电话,真当郭桓是神仙啊,能联络到这么多人一起做坏事。

还做了这么多年。

一般正常管理,就算再信得过,你完全放权给对方,不设置监管设施,你三个月不起疑心,那就属于大马哈了。

再说,这郭桓只不过一个户部侍郎,手中没有最关键的人事权,别人怎么可能听你的。

就是之前的真丞相胡惟墉都没这个能耐。

太子还说,有消息说,这郭桓这一群人贪了钱粮将近两千万石。

这就瞎扯了。

根本不可信。

郭桓是首犯,贪了这么多,他要占个百分十,那完全不过分吧。

百分之十,也就是两百万石。

现在就去吵架,你把郭桓家,不,把郭桓那条街的人家都抄了,也绝对没有这么多粮食。

所以啊。

这个案子,本质其实就是一件事。

朱元璋信不过这些人。

所有要杀了他们。

反正在他眼里,天下想当官的人多了去,杀了就能补,相当无所谓。

有人掌控到了朱元璋的这种心态。

轻轻动一根手指,就推动了这个大案,然后顺手打击了太子。

太子监国,这些被抓的人,他最熟悉。

朱元璋虽然没有半句责怪太子,反而经常在众臣面前嘉奖太子能干。

但是,太子会怎么想?

一番纠缠心思,太子自然华发早生,未老先衰。

天下有这个动机的,自然是那几个藩王。

有这个能力的,别的人不知道,朱棣身边那个道衍就有这个能力。

当然,以都是有罪推定。

就是确定朱棣现在就想当皇帝。

“算了,我去想这个干什么,还早着呢。”

朱杞打断了自己的胡思乱想,出了皇城,回到了自己王府。

刚进家,还没坐稳。

门外就通报,晋王派了一个人过来。

来人是晋王府的一个太监。

一番行礼,说了一番奉承话,这太监才把晋王的一封信拿出来。

在信里,晋王说了一连串的兄弟情深话。

到最后才说明真实意图,是借三万两白银。

你还别说。

朱杞手里还真有这个数。

但是,他怎么可能会给。

自己这摊子还没完全铺开,处处要用钱。

俸禄都被扣了三年。

你这已经就藩的亲王还好意思向我要钱。

就藩的亲王多有钱就不多说了,反正钱不会比太子少。

再说,这个晋王可不是个好东西,朱杞并不喜欢他。

既然如此。

那肯定不会给。

当下就写了一封信,没有多说废话,就说自己还没有领过俸禄,和其他兄弟不同,从宫中搬出来之后,还没尝过人间富贵。

希望三哥能借自己十万两白银花花。

等这太监走后,朱杞微笑,不知道这晋王收了这信会怎么处理。

正想得时候,外面又来了传报。

“酒精场出了问题。”

“什么情况。”朱杞有点吃惊了。

这酒精场目前可是自己最大的利润点啊,这出了问题,那可难受了。

不一会儿,太监把酒精场大管事陈四七领了进来。

“陈掌柜,怎么回事。”

除了宫内的宫女和太监外,陈四七算是和朱杞关系最为久远的一个手下,可也是第一次来到王府。

他出身低微,虽然个跟着朱杞发了财,但是低微依然很低,只不过是村头大富豪。

今天来到王府,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