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震动朝野  大明:我朱元璋二弟,大明靠山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文忠听了这话,眼皮子直跳,用火铳指着扩廓的脑袋,这得多大的胆子才能赶出来这种事情。

不但如此朱九胥还直接杀出重围把扩廓吓得落荒而逃,这得是多大的本事啊!

“后生可畏啊,这样的本事,几乎可以比肩冠军后霍去病了,胆子够大,有气魄,了不起啊!”

这一仗打的让李文忠都佩服不已。

大军休整三天后,徐达才下令继续出发,于此同时,六百里加急的军报也送到了应天。

朱元璋正在大殿开朝会,一个士兵高举这军报,“大捷,漠北大捷。”

“大捷,漠北大捷。”

一路的呼喊声引起了所有大臣转头瞩目。

士兵来到大殿,跪在地,“陛下漠北大捷,朱九胥在漠北深处,带领蓝玉手下八千士卒,还有五千斥候营,与扩廓两万大军殊死一战。”

“大破扩廓两万铁骑,朱将军从万军之中杀出,将扩廓吓得落荒而逃,这一战斩敌过万,俘虏元军六千有余。”

“扩廓帖木儿见大势已去,便率兵撤退,深入漠北。”

朱元璋听到一半就站了起来,攥紧拳头,听他说完之后,一拍桌子。

“好,打得好,这一仗打出了我明军的气势,打出了我大明国威,也让扩廓知道,我们大明人才辈出,不是他蛮夷之地就能随便欺辱的。”

众臣跪倒在地,“吾等为大明贺,为明军贺,为陛下贺,大明威武。”

朱元璋高兴了笑道“平身吧!”

忽然他反应过来了,刚才军报里好像是说的是朱九胥,是他带兵打败了扩廓。

“你刚才说的是谁带兵大破扩廓的骑兵,是谁!”

“回陛下,是大军副将,朱九胥。”

一听这个名字,大殿里议论纷纷,这个名字他们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怎么忽然一下自就冒了出来。

朱元璋可没有心思管他们,他现在只想知道朱九胥还有朱棣的情况“朱九胥的情况如何了,有没有受伤。”

士兵立马说道“朱将军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一听重伤两个字,朱元璋的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弟弟,现在又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绝对不能死。

老朱家的血脉本来就不多,绝对不能再少了。

“快,传令太医,让他们派两个医术高明的,即刻赶赴边关医治,就算是朱九胥到了鬼门关,也要给我把他拉回来。”

“要是他们不给咱用心的救治,朱九胥出了事,给咱砍了他们的脑袋。”

看着如此暴怒的朱元璋,谁也不敢怠慢,立马就有侍卫跑去了太医署去找人了。

朱元璋重新坐在了龙椅,“把军报给咱拿来。”

一个太监立马将军报呈去,朱元璋看了起来。

而在下面的大臣们,心思各异,但是所有人都在想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朱九胥到是何方圣神,竟然可以打败扩廓。

在大明能在正面击败扩廓骑兵的人也只有寥寥数人,现在忽然又冒出来了一个朱九胥。

李善长摸了摸胡子,他身边的胡惟庸小声说道“老相国,您知道这朱九胥是什么人吗?”

李善长摇头,“老夫也不知道,但是老夫可以肯定,此人绝对不简单。”

“能让陛下如此关心,而且这次立下了泼天大功,此人日后绝对不可限量,你明白了吗?”

胡惟庸微微点头,“学生明白了,等他到了应天学生便去多多走动一下。”

他们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想要看看朱九胥能不能拉下水,现在朝中下,大多都是淮西人,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若是朱九胥这个外来人不愿意加入这个利益团里,那就是他们淮西人的公敌,不能为他们所用,那自然就成了朱元璋制衡他们的利器了。

坐在面的朱元璋看着徐达的请罪折子,这件事他还不打算说出来,因为还不是时候,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朱九胥了。

散朝之后,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来到了大殿里,将徐达的请罪书递给了他。

“你自己看看吧,这个徐达可是把所有的功劳都给了朱九胥,还给自己找了一大堆罪名安。”

“看样子是想将全力推举朱九胥,这个老弟弟还真是懂咱的心思。”

他一直在想着让朱九胥回应天来当个王爷,这样就不用在边关受苦了,但是这小子一直不来应天。

现在终于有一个理由了,朱九胥立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功劳,又被查出来是朱元璋的堂弟,是朱元璋唯一的平辈。

这下子封个王爷不过分吧!一点都不过分啊,朱九胥有背景,有实力,有功劳凭什么不能封王。

当初朱元璋要封他的这些儿子为王的时候,朝中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在阻止,但是朱元璋依旧封王了。

主要是因为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朝堂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的,没有人可以忤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