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成功触发特殊事件,神级抽奖  明末:开局崇祯上吊,神皇降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三桂很有些晕乎。

皇帝居然给自己升官了。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啊,爵位也由原来的平西伯,一跃而成为平西侯。

他自然再清楚不过,这都是皇帝老儿千金买马骨的拉拢行为而矣。

如今大明江山在危亡边缘苦苦挣扎。

皇帝给升的这官,加的这爵,统统也都徒有虚名而矣。

而且日前大顺贼兵围困京师之际。

他亲领三万余勤王大军出宁远,一路之,行动迟缓如老牛拉破车,在皇帝老儿最需要的时候,却迟迟不见在京师城外亮相。

懂得之人,自然都懂。

为什么自己的关宁边军会有如此不堪表现。

说白了还不就是在看风向行事。

明末乱世,但凡有点脑子,实则已经演变成各地军阀武装力量的明军将领,谁还不是手里牢牢抓着兵权不放,只要手里有兵,就不怕这天变地覆。

都在侍价而沽,指望着在新主子跟前,卖个好价钱罢了。

说真的。

听闻大顺贼兵一日之间攻陷京师消息之际。

吴三桂内心一直都很是挣扎。

挣扎着到底要不要干脆向李自成投献。

当那改朝换代之际的从龙之臣。

朱明皇朝覆灭。

新换一个汉人皇帝效忠。

这对于众多早已军阀武装化的大明将领们而言。

当真不算什么难以决选之事。

吴三桂对于这般天下大势,早就心中有数了。

只是,尚不等他有所决选。

冷不丁却听闻消息。

崇祯帝居然带领着百余太监侍卫大杀四方,且干出以百歼贼千余人的战果,而且一路直接杀奔到了山海关……。

吴三桂原本压根不信皇帝能有如此武功。

窃以为多是讹传消息。

指不定皇帝是从京师哪条不为外界所知秘密通道逃离。

为了掩人耳目,才动用锦衣卫乱传谣言,以乱人心。

然而,此后的数日间,各方惊闻频传。

先是皇帝领七十余骑于蓟州城下悍战三百大顺贼骑。

非但一战而胜,且阵斩百余贼骑,一举击溃数倍于己的敌人。

等皇帝到了山海关后,赫然又亲自领百余骑城出关外,在关宁一带日日狩猎,截杀鞑奴贼骑。

并且又是不日之间,在山海关城头,已经高悬了千余贼虏首级。

今日进城。

他可是亲眼目睹了那千余贼虏首级的阵仗。

种种迹象表明,这位大明皇帝陛下,果真是有逆天武功在身。

而且貌似武功战力,相比他这般久经沙场武将,都要高明许多。

如今城内军民,对于这位皇帝陛下的拥戴之心,堪称日明昭昭。

便是自家那些忠诚部下、家丁兵将。

近些时日,也都对这位皇帝陛下,多有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这实在不是什么好苗头。

“陛下,而今形势,不日之间,关内关外贼兵,定然要重兵大举云集关城,若我等一味苦守孤城,终究难免城破之危。臣愿领本部兵马出关外,夺回宁远,拒鞑奴于宁远城下。如此,我方可坐拥山海关至宁远城之间大片战略缓冲之地,关城内数十万军民,同样也可借此片战略缓冲区域耕作农牧,以为战事补益……”

吴三桂的打算不可谓不精明。

一来,他此番刚刚受皇帝封侯拜将之恩,那必须得有所回报,方显人臣之义。

二来,他领本部人马出山海关城,直奔宁远,自可避开数日后将要直面大顺贼兵数十万兵临城下之祸。

只要不直接跟李自成火拼于关城。

那自然还可保留一份香火。

来日若有变,也可从容应对。

再便是,夺回宁远,同样还能跟鞑奴保持某种特殊联络,也算是多一个可谋算出路。

毕竟自家的舅舅祖大寿,如今已经是鞑奴汉军正黄旗总兵身份。

鞑奴汉军旗内,多有关宁旧部在列,那统统都是香火情啊。

须知,鞑奴伪帝近些年来为拉拢他们这支关宁铁骑,暗下里给开出的条件可也相当优渥。

在吴三桂的谋算下,只要他能带本部兵马出关进宁远,所谓的夺回宁远,完全不成问题。

他相信鞑奴一方只要知晓相关内情,一定会给他开这个方便之门。

“陛下,臣以为,吴都督此计可行,一旦夺回关宁,我方有了百余公里战略缓冲,山海关城将不再是孤城死地一隅。”

王永吉紧跟着跳出来附和吴三桂的战略。

实则二人早先领大军归来之前,就已经暗作沟通。

将天下大势,做过相关推演。

彼此心照不宣地为将来利益最大化做了交换。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大明江山已经没指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