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华朝(4)  王朝之神武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走得又累又乏,也不知道走到哪里来了。不远处有座石山,转过来才发现是个园亭,紧挨着一个水塘,那里一个人都没有。石桌子放着几样点心和一摞书,我们四处看看,静悄悄的,壮着胆子走了过去。也许是起的早的缘故,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桌的点心做的非常精美,闻起来都是香香的,我们互相看一眼,伸手拿过来就吃,当真是美味无比。越吃胆子越大,索性动手翻起桌子的东西来。我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桌子的书,书装的很新,表皮写着《钦定拓地志》,翻开看了几眼,讲得竟然是全国各地的地理情况,包括风土人情、山川河流、物产矿藏等等。而且还有标图,我好奇心顿起,就想着看顺宁了,继而又乱翻一遍,待我看得津津有味,手里也很自然吃着糕点。

不知何时有人走了过来,轻轻拍拍我的脑袋,我抬头一看,是一位穿着黄衣服的老头,目光慈祥,“你好,爷爷!”我一面说着,一面站起来,三弟毕竟年小,竟然吃饱了,躺在椅子,睡着了。

老头笑笑,坐下来,轻声说:“你多大了?谁家的孩子?怎么到了这里?”我一面想着他是谁,一面把太爷爷的名讳告诉了他,他看我一眼,又问了祖父的名字,满脸笑意,说:“原来是自家儿郎,怎么?这书你也读得?”我点点头,说:“喜欢看看,老爷爷,您也等着见皇吗?”老爷爷哈哈大笑,拍拍我的脑袋,说:“我是这的主人啊!”我一时不解,老爷爷道:“你觉得皇宫怎么样?”我认真想想说:“太大了,我都迷路了!”老爷爷又是大笑,说:“喜欢这里吗?”我点点头,说:“这里比顺宁大多了!”老爷爷点点头,说:“好男儿当志在四方!顶天立地,方才是我家男儿本色!可惜呀,我老了,不中用了,以后,你们可要多加努力!”他问了我许多问题,我一一做了回答,我感觉到他很高兴。

时间过得很快,太阳升得很高了。期间不时有人过来,又不敢前,老头瞧见了,拍拍巴掌,几个太监匆匆过来,领着一个和我们差不多的孩子,说是魏国公家的小孙子,他看着我们,我也瞧着他,太监还要说话,老头打了一个手势,说:“孩子,我还有事要做,我让他们送你们回去吧!”三弟已经醒来,很茫然地看着我们,老头想想,把那几本书和点心都送给了我们,说:“好好看看吧,将来都是有用的!”

我抱着那几本书,即使吃力也没有放下,三弟捧着点心,高高兴兴地被几个太监送回了刚才那个小院,里面的人除了母亲外,都很高兴,原来他们被皇后召见了,还赏赐了不少东西。他们得意地看着我们,炫耀地展示着皇后的赐品。母亲找不到我们,又不敢在宫中大声喧哗,急的差点哭了。待我们回来时,她又惊又喜,狠狠地掐了我一下,疼得我直裂嘴,三弟也被打了一巴掌,我们哭丧着脸,低着头不愿看堂兄们讥笑的目光,许久母亲看见我们手里的东西,问谁给的,我们如实回答了,母亲听了,半响才道:“那是皇帝啊!”

我们见到的确实是皇帝,皇帝和祖父后来还提及了这件事,皇帝说这么小的孩子看这种书很难得,所以才把书赠给了我。我们没在宫里待多久,就回去了,继而离开了京城,父亲只是在临走时,来看了我们。母亲对他很平静,后来知晓是父亲在京师娶了一个薛姨娘,并且生了一个弟弟子恒。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走过,忽然有一天,父亲回到顺宁,而且被许多人簇拥着回来,原来父亲当节度副使啦。我清晰地记得几个月前参加大祖父的葬礼,他家的人都阴沉着脸,对我们都很防备,尤其子元,目光里多了许多陌生,后来,在一起玩的时候,子平对我说,将来我家将会继承这里的一切的,他是要和我分开的。我看出他的不安来,便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怎么能说这种话?结果,这一切真的发生了。母亲和韩姨以及舅舅家都十分欣喜,他们都不是那种张扬的人,关门兴奋得在屋里走来走去,我和四弟看着嘴都合不的大哥,还是不太明白,但看见母亲能够欢喜得这个样子,我还是很高兴的。

不久,祖父从京城回来,特意开了一个家族会议。家族有人对于节度使之职一直耿耿于怀,说了一些风凉话,祖父很威严,他带回不少外地的将领,原本吵闹着说不公平的一些府中将领,都不在言语,祖父说话声很大,皇帝的诏命是假的吗?这些将领跪在地,表示听从祖父的调遣。碍于祖父的地位,这些人没敢说太多。祖父知道他们心中不服,也没有计较。让大祖父家的两个伯父去宽城,那里原本就是他们的封地,顺宁由父亲管理,两个叔叔也被安排到本州和安州。子平走时,我去送的他,他对顺宁恋恋不舍,却又没有办法,我安慰他说,将来一定请他回来的。

又过了几年,一脸悲愤的祖父从京师回到了这里。我从大人们紧张的脸,看出事情很危急,华朝灭国了。我们需要靠自己发展壮大,父亲更忙了,常常几天都见不到面,那几个堂叔伯们,并不是太听他的话,他只好领着他的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两辽境内挨个地方巡视。

祖父越发老了,经常拄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