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神武元年(12)  王朝之神武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史所辖之故地,本属华朝吉州,与我大宋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同根同源,所辖平城、辽城、新城、吉州、通城、河口,人口七十万,甲兵六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东部有天白山,盘旋如龙,树木茂盛,境内有大辽水,松干湖,渔产丰富。其地北接铁汉国,南连大宋,西部纵深明国,东靠真朝诸部。”徐荆阳面对帐中南山大营诸人是侃侃而谈,“自华朝覆灭,妄自称帝者比比皆是,黎民百姓颠沛流离,有家难回,不得安宁,我辈身负华朝托国之遗愿,谋大宋一统之江山。虽然此时我们还很弱小,但得道者多助。当今皇圣明,仲王英武,正是我辈可托付一生的明主,诸位一战成名,英雄事业大概于此吧!”

众人听得大喜,群情激奋,我也非常高兴,多少年来的梦想,在脑海里越发清晰,起身道:“子英年少,得到诸位帮辅,方敢出来谋事。虽为我家,亦为大家。子英不才,计划讨伐北史。父皇在东边,一直窘困。如果我们固城自守,只怕我们坚持不了多久。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做出一番英雄事业,诸君戮力,功业垂成之日,亦是封妻荫子之时。”说罢,我给众人深施一礼。众人赶紧还礼,道:“惟仲王马首是瞻!”

月朗星稀,南山大营依旧一片忙碌。大家都在准备东西,毕竟,这是虎卫军第一次出征。徐荆阳陪着我,我看着沙盘,一直没有说话。徐荆阳笑道:“仲王,您在想什么?”我说道:“我是头一次领兵打仗,而且父皇也没有授权,我是担心一旦失利了,对于大宋的后果。”徐荆阳道:“大丈夫做事只能向前,瞻前顾后,是成就不了事情的。仲王放心,虽然北史还是很强大,但已经是强弩之末。我派出去的探子回报说,他们也是人心惶惶。我们出其不意攻入北史,同时约束军纪,不骚扰百姓,相信,吉州百姓会接受我们的!”我点头,说:“仁义之师,威武之师,方为无敌之师!”三弟匆匆从外面进来,说:“二哥,父皇派人来了!”

来人中等身材,相貌堂堂,浓眉大眼,年纪和我差不多,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见到我后,抱拳道:“仲王殿下,在下周泰,奉皇口谕,前来投军!”我一时纳闷,周泰又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我迟疑地打开,却是父皇写的,信的大意是东平战事趋紧,分身乏术。他听说我这边的事,我们做的很好。黄益已经奏报我的计划,如果可行,可以考虑出兵北史;周泰,是他好友周国平的儿子,文武全才,可以辅助我,参议军事。

我大喜,扶着周泰的肩膀,笑道:“原是周大哥,多有怠慢!年初,听闻你和周叔叔要来顺宁,一直等着见面,不想你们没有来,如今相见,周叔叔可好?”周泰笑笑,说:“多谢仲王惦念,家父正在皇身边,年前家中有事耽搁了。来时,父亲特意把他的亲兵二百人给了我,让我好好保护您。”我大为感动,连声说好。

坐下之后,周泰道:“陛下一直担忧顺宁,宽城虽有人马把守,却未必会真正听从我们,所以陛下之意,是让我们赶往宽城。如果能调动宽城人马最好,调不动也要留有后援。”我点点头,叹道:“自家兄弟如此,也让人心寒!但我们正想出兵攻打北史呢!”周泰惊讶地看我一眼,道:“攻打不失为一条妙计,但我们人马少,攻城拔寨不易,我觉得有一办法可行!就是突袭北史都城新城!”我甚是吃惊他的想法,徐荆阳不知何时进来,拍手道:“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两人拱手施礼后,周泰也不客气,直接说道:“仲王人马虽然胜了一仗,不过是北史军自身大意,深入大宋腹地,仓促应战而渐失锐气。如今,他们退回吉州,必然重兵防护,所以,我军攻战未必会顺风顺水。”徐荆阳一直看着他,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根本没想到这些,周泰又道:“然而不伐北史,不能解陛下之困,也会遭北史再犯,所以我军一定要主动出击。攻其不备,新城若下,北史方寸必乱。”

徐荆阳默不作声,走到沙盘那里,看了许久,道:“周贤弟的话很对,我们若要按部就班攻打北史,恐怕我们没等到新城,人马就所剩无几。不过,我们需要拿下平城、辽城,然后再谋划新城。这样,和我们连成一片,可攻可守!”周泰道:“先生所言极是,平城是北史重兵把守之地,我们必须拿下这座城,这样嚒,我们才没有后顾之忧。”我大笑,说:“就按两位说的办,明日我会召集大家,宣布此事!”

周泰下去休息,我留下徐荆阳,道:“先生以为此人如何?”徐荆阳笑道:“仲王有难言之语吧?放心,荆阳既然来投靠殿下,必会精忠报效。”我点点头,说:“这样,暂且让他做行军司马,负责调动军队!”从父皇信中的口气,父皇希望我能重用周泰,虽然我和他一见如故,但我考虑的还是徐荆阳的感受。

徐荆阳点头,道:“北史刚刚打败,我们不能给他们喘息机会,尽早出发!”我重重点点头,拉着徐荆阳的手,道:“荆阳,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徐荆阳一笑,说:“仲王放心,荆阳定会殚精竭虑,以报殿下!”我使劲点点头,说:“姑且这样,不过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