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三千里(3)  王朝之神武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真朝狼子野心,本来想通商结盟,互惠互利。未等大宋示好,便来骚扰。”我们到了皇宫,小黄门直接把我们带到颐和堂内,舅舅及大哥等人都在,父皇来回走着,瞧见我们来了,未等我们说话,就开口说道:“前番关大哥要讨伐真朝,朕考虑刚刚平定北史,军士劳累,所以暂时没有发兵。如今他们又来犯境,大宋不得不考虑迎战,朕意先行击退,然后择机彻底打败他们。”

看得出父皇踌躇满志,想要攻灭真朝。虽然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但我经历北史一战,多少知道宋军缺乏训练,配合松散。这一点,大家都是有共识的,关烈道:“真朝所处位置乃东北险要之地,如果我们能夺取那里,进可直驱汉京,退可为东北三部藩篱。唯一顾虑的是,真朝和新朝同根同源,虽然多年交恶,大宋一旦出兵,我怕新朝会抛弃前嫌,携手仆难。新朝三千里江山,人马众多,如果我们和他们开战,胜负难料。”父皇道:“朕考虑的恰恰相反,新朝、真朝虽然同根同源,但发展迥异,两国之间时常发生冲突。而新朝沿袭华朝文化多年,见华朝衰落,常常自诩正宗。其势力早晚会越过鸭水,和我们必然会有一战。我们攻其不备,夺取真朝,恰如扼住咽喉,屯兵通江之南,进则可去,退则可守。”

舅舅沉思片刻,说:“我们虽然得到北史,民心尚未安稳,北面的铁汗国和额特人是不会甘心的,何况西面的明国蠢蠢欲动!”对此不少人都表示赞同,父皇有些沉不住气,道:“固然如此,只许他们兴师动众,不许朕反击吗?你们动辄以他国强大而藐视大宋,是忽视朕不成?”

我们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来,父皇道:“朕意已决,以仲王子英为佂东大将军,信王子达为安东大将军,出兵三万,汇集内史郡人马,攻打真朝!”顿了顿,又道:“兵部尚书关五州领军三万,前往阜城,防卫明国。”

我连忙称是,舅舅看着我,眼神里多了许多无奈。关烈忽然变得慷慨起来,道:“既然皇有雄心壮志,为臣自然不敢怠慢。皇派仲王出师,臣请督军于凤城,也算是仲王的一个接应!”

父皇点头,道:“也好,文白安排粮草,你在凤城,保证供给!明日仲王即行出发,百官送行!”

众人连忙称是!随即散了,父皇喊住我和大哥,道:“你们暂且留下!”我和大哥互望一眼,父皇瞧着他人离开,道:“子之,你觉得朕派子英出军,有何不妥?”大哥道:“父皇,儿臣确实有几分担心,二弟虽然平灭北史,野战并无太多经验,但真朝蛮夷之地,民风彪悍,新朝虽衍生华夏,心怀不轨,却是大国,贸然再行出征,只怕事与愿违!一旦失利,儿臣恐怕吉州不保!子英危险呀!”父皇摇摇头,道:“你的话是老生常谈,常人所见。子英,你觉得你这次出征如何?”我起身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当尽心尽力,荡平东北。大哥关怀之情,小弟心领了。”大哥稽首道:“父皇既然主意已定,儿臣愿往出征!”父皇摇摇头,道:“你是**,怎能阵厮杀?何况你一向习文,绝非将帅之才!”

父皇起身走了几步,道:“天下分崩离析,两辽一直以来就是被人看成弱小,朕意是子英领军出征,做一个萧氏子弟表率以振士气。而且你们周叔叔昨日已经发来密信,详细说了真朝情况,**不止,实力大减。所以,子英前往,朕略可放心。朕相信子英,定能统领好各路人马,扫荡真朝。遇事多加考虑,能战则战,不能战朕则亲自前往。”

接着,父皇又安排步军都统成纪做我的副将,成纪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对父皇忠心耿耿,一直统领步军,驻扎在顺宁城外,没有父皇的诏书,无人能调动他。临别前,父皇命纪总管把他以前的一套盔甲送给我,又牵来东任送给他的一匹青骓马,道:“听说你喜欢冲锋陷阵,朕觉得这不是将帅所应该做的,送你盔甲和战马,希望你把你的勇气和智慧,用在气势。父皇和你大哥都舍不得你去打仗,但国家大事,父皇不能不放弃儿女心情了。”

大哥一直看着,听了父皇的话,道:“在家是父子,出外是君臣,父皇委托重任于你,你可要以身作则,每天行程规划,都要向父皇禀报,以免父皇牵挂。”我连声道:“请父皇、大哥放心,子英一定不辱使命!”

第二天一早,我穿着父皇赐予的盔甲,骑着青骓马,领着张氏兄弟、屈兀通等人前往南门,成纪已经集结三万人马在南门外。我们到了之后,看见顺宁官员早已到齐,关烈和舅舅仔细端详着我,关烈道:“仲王先行一步,老臣隔日将到凤城!”。我一脸严肃,骑着马从众人面前走过,百官低头行礼,我不久,父皇由宫中过来,登南门城楼,大哥陪着父皇。我下得马来,走了几步,跪在城楼下,鼓乐声中,纪总管大声喊道:“赐将军印信!赐天子剑!”我一一跪接,屈兀通过来接下,纪总管随即展开圣旨,道:“兹尔仲王,朕之爱子,大宋名王。真朝摒弃睦邻和谐,强兵犯境。今授佂东大将军印于仲王,携十万将士,奉辞伐罪,克艰克难,讨灭真朝。钦此!”我高声大呼:“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