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汤和这个和事老,其他人也纷纷举荐人才。有时候因为意见相左,讨论讨论还能吵起来。
朱允熥听着满屋子的人吵的七嘴八舌,心里只感觉有点荒唐。
五十万大军还没着落呢,五路大将就被他们找出来快十个了?
其实以大明的体量,别说五十万大军,一百万大军也能凑出来。
关键是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如果只打几个月的仗,大明还是能支持百万大军的开销的。但如果战争持续几年,这一百万人的开销就耗不起了。
而且为此耽误的农业生产,以及百工百业也会损失巨大。
因此,老朱当了皇帝以后,平均每两年就组织一次北伐,但却只敢将人数控制在十万人左右的规模。就是怕人数太多,对大明的经济影响太大。
朱允熥基本上继承了老朱的思路,不想用太多人征讨北元。他之所以讨论五十万大军的概念,乃是将归化军和其他部落的联合军队算在一起了。
真正的大明士兵,能出三十万都顶天了。
在朱允熥心里腹诽的时候,老朱却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幸亏有了他这个皇爷爷,要不他大孙连个合格的将领都挑不出来。
“大孙,这些人你都记下了没?”
“你以后北征的话,就从这里挑主将,再不济也能让他们当个副将啥的。”
朱允熥闻言心里不以为然,脸上却是笑呵呵地应承。
“孙儿记住了,多谢皇爷爷和诸位老将举荐。”
“来来来,咱们继续讨论用何等战术攻打北元……”
接下来的讨论就是几个老将的自由发挥时间了,有主张用骑兵快速机动的,有主张步兵徐徐推进的,还有主张步骑协同,既能保证后勤补给,又能保证北征军的机动能力。
至于以战养战,就粮于敌基本上没人提。
这种事需要逆天的运气,如果没有霍去病那种自带导航,且走哪儿都能抢到食物的能力,还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推吧。
毕竟,跟霍去病同时期的名将李广,就是因为老迷路而迟迟封不上侯。
因此,轻骑突袭这种事想想就行了,谁拿这个当主要攻击手段,迟早被草原上恶劣的天气教做人。
蓝玉也一反常态,并未提出什么冒险的建议,只是提出要在草原上提前设置一些补给点,方便后续的大军推进。
这点获得在场的所有人一致好评,朱允熥立马表示立刻着手命人准备。
其实所谓的补给点就是筑城,再辅助以一些堡垒,建设一个个军事重镇。
如果放在以前,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
一来路途遥远,二来成本浩大。
然而,现在有了铁路,内陆的资源可以很方便的运到边境。再用马车、牛车之类的运到建城地点,相对来说就容易许多。
随后众人又就建城地点做了一番讨论,朱允熥在此期间只是站在一旁默默观看。
其实他心里也有一套预桉,那就是按照后世的地图建设。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些个看似粗俗的老将,所选取的建城地点竟然跟后世出奇的相似。
相对来说,众人建议在沿黄河河套之外的地区建设城市还在朱允熥的预料之内,毕竟后世包头和巴彦淖尔就在那附近。可当蓝玉将手指点在后世的乌兰巴托上时,朱允熥露出震惊的表情。
“凉国公,此处建城未免太过遥远吧,咱们大明能守得住吗?”
蓝玉态度坚决的说道。
“守不住也得守!”
“这地方我早年打仗的时候去过,此地南北群山环绕,中间则是大片的草原,还有两条河流从此经过,可谓是草原上为数不多的兵家必争之地。”
“咱们若不去占领,北元人就会以此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让咱们大明防不胜防!”
其他人闻言也纷纷凑到地图前观看,他们可没蓝玉那么野,并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但见蓝玉将此地说得如此好,他们也不由有些好奇。
“此处距离北元汗庭有点远吧?”
敢当面质疑蓝玉的除了老朱也没别人了。
蓝玉听到老朱的质疑,虚心的表示。
“此处确实离北元汗庭有点远,不过微臣建议占领这里的意图乃是切断北元洞逃的可能。”
“虽说北元现在主力都在瓦剌那边,但咱们打的时候还得从东往西打。”
“一来是扫荡草原上的北元余孽,二来是收服一些不被重用的部落,让他们为大明前驱。”
“如此步步为营,方是制敌之策。”
“而且,占领此地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以此地为根基,统御方圆几千里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