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0章 一两玻璃一两金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实会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但是,在王承宗看来,玻璃也就止步于此了。

更重要的是,王承宗不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节度使,他还是藩镇领袖,割据势力的首领,图谋天下的野心家。

站在起兵谋反,图谋天下的角度,就算这琉璃,这玻璃,真的有如此的效果又能如何?

难道还能比那曾经的和氏璧更加珍贵不成?

说到底,对于勋贵、豪门而言,这东西不过是用来炫富、彰显身份的工具而已。

在曾经有志于图谋天下的王承宗眼中,这种东西的价值甚至不如一石粮食,或者一队军卒。

王承宗不认为自己的见识无人能及,更认为自己的才智冠绝天下。

曾经,随着李诵病重,王承宗对于会在李诵之后掌控大唐的李纯和郭戎相当的藐视。

然而从叛乱开始,到被打到现在的程度,他根本不敢小觑李纯和郭戎这对年轻的过分的君臣组合。

初次听到玻璃传说的时候,王承宗只是莞尔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还借助镇压的机会,从治下豪门中搜刮来了他们花天价买来的玻璃。

但是仗打到现在,联系前后的因果,再加上李纯和郭戎之间良好的关系,所谓的玻璃传说,大概率是李纯和郭戎演的一出双黄。

他王承宗不是那些废物点心,也不是夸夸其谈的嘴炮,通过各种方式,他确定,李纯和郭戎在河南那是货真价实的调动了百万大军!

正是因为而百万大军所需要消耗的钱粮是何等的恐怖,以如今的朝廷根本就不可能撑得住。

如果不是大河南岸真的集结了从民夫到战兵的百万大军,他王承宗怎么可能真的上当,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南线,还不熘底线的自我铲除了自己的后路。

一个大唐皇帝,一个手握大唐一半兵权的大将军,两个人如此不顾及脸面的下场演戏,为的只能是一个东西,那就是支撑百万大军的钱粮!

原本,王承宗认为,李诵这种不顾及君王身份,从天下藩镇、勋贵、豪门手中敲竹杠的方式已经登峰造极。

然而,现在王承宗知道自己错了。

看到了这一对更加年轻的君臣的表现之后,

才知道,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才知道,什么叫一山更比一山高,一节更比六节强!

才知道,什么叫做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大唐之广大,能人异士层出不穷,以大唐之富庶,才智卓绝之人更是不胜枚举。

在王承宗看来,连自己都能轻松看出来的问题没有理由没人发现。

那些才智卓绝的聪明人之所以看穿而不说穿,还拼命配合李纯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早就看明白了如今大唐的现状,早就明白了大唐复兴已经不可阻挡,长安重新掌控大唐已经不可阻挡。

当然了,王承宗不可能知道的是,在这一个问题上,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真正执行了玻璃变军费这一操作的人是现任的大唐换地李纯。

但是最早提出用玻璃狠狠的在大唐圈一笔大钱,割一把韭菜的的想法却来自郭戎。

至于制定了计划的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