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做出了自己的决断,那就是暂时不动。
毕竟,李愬已经不止一次提醒林宇,第五轮不是个废物点心,而是一个沉着、冷静、注重细节的将领。
现在,自己死扛了五六天的时间,整个防线滴水不漏,岿然不动。
相比较保持现有的防御强度,在没有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防御的强度如果突然降低,更容易导致对方的怀疑,反而弄巧成拙。
但是,暂时不动,并非绝对不动。
在一线保持现有防御强度的同时,紧紧的盯紧正面敌军的攻势,注意对方的任何进攻细节。
与此同时,将部署在一线的八牛弩等军械向后方转移,由此降低的防守强度,则靠不断跟进和补充的步卒填充。
前线继续硬抗的同时,后方的战兵、工兵、辅兵也开始疯狂的忙碌。
说实话,从领命出击,在这里设置营地的时候开始,林宇就考虑过在战局不利的时候怎么办。
然后,林宇就回想起了昔日在泾州城下,工兵们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一座营地彻底改造成了巨大堡垒,并且凭着这座堡垒阻击的吐蕃大军,实现了逆风翻盘,绝地反击的一幕。
林宇不敢说自己能做到郭戎的程度,但是这个思路明显是可以借鉴的。
于是,从设置营地尹始,营地的占地面积就远超万人的规模,而且预留了足够的空档。
现在,林宇早先预留的空档就发挥了租用,工兵们一边改造营地内的布局和地形,一边在营内修筑工事并改造防御设施。
并且根据地形和布局的改变,重新设置八牛弩的战位,通过地形、工事、夹角,使得八牛弩的杀伤力最大化。
最终重新调整了兵力的配比,减少一线守军的数量,将均匀分布,梯次配置,改变成了前轻后重的模式。
林宇的最终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等待机会将叛军引入营内,然将对方死死的耗死在这里。
林宇调整之下,营地内部构造的变动第五轮显然不可能知道,但是这本身也不是林宇想让第五轮知道的。
但是一线八牛弩之类的军械减少,随之而来的则是远程攻击的强度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就是肉搏战的强度大幅度增加。
这是一个战场上的小细节,但是林宇相信,如果第五轮真的是一个擅长观察细节的将军,绝对不会发现不了这个问题。
果不其然,一直坐镇一线指挥战斗的第五轮很快发现了这一点。
唐军的战线依旧稳固,冲击的叛军依旧无法击溃唐军的防御冲入营内,但是唐军战阵中非常重要的八牛弩的密度在不经意间降低。
这展现在第五轮眼中,代表的就是唐军的弩失和箭失数量已经出现了不足,无法在保持之前那种高强度的射击。
明明发现了这一点,但是第五轮却不动声色,在白天的进攻中依旧保持了之前的强度。
士气低落的叛军士卒依旧在督战队的屠刀逼迫之下,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然后,一片一片的推挤在左威卫营地之前的空地上。
………………………………
第五轮这边纹丝不动,感觉不好的就从第五轮,就变成了第五轮对面的林宇。
林宇很优秀,经验很丰富,但是他终究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年轻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所畏惧,但是随时带来的问题就是不够沉稳,不够耐心。
刚开始还好,林宇的心态还不错,毕竟,时间还短,对方未必就能注意到自己的调整兵力导致的变化;
也有可能发现了变化,但是还在调动兵马;
再或者,对方正在观望,正在观望这变化是不是自己设置的陷阱。
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三个时辰过去了……
对方的进攻既没有加强,也没有减弱,而是保持现有的节奏,
不停的派兵,不停的进攻,
派兵,进攻,
再派兵,再进攻,
……
林宇不得不承认一点,自己出招了,但是对方好像没什么反应!
看着源源不断,没有任何变化的的叛军,一时间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要知道,自己调整布局和战略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撤下了大量的八牛弩,部分弓箭手和弩手之后,远程的压制大大减弱。
再加上连日的进攻之下,原本布置在营地之外的拒马、壕沟、铁蒺梨等设施和障碍已经损耗殆价。
使得叛军在进攻路上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几乎无损的情况下突进到营墙和营门发动进攻,这就使得肉搏战的强度和程度大大增加。
肉搏战可不比远程射击,伤亡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