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曼哈顿。
罗伯特莫根索的办公室里。
罗伯特翻开这一期的纽约观察家报,仔仔细细的看起它的头版头条来。
罗伯特先看了一下这个头版头条的作者,发现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这个作者,罗伯特知道,是一个年轻的撰稿人。
目前是纽约客的专栏作家,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特约撰稿人。
此人文风犀利,语言幽默,虽然大部分作品都不属于虚构,又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者一个故事展开。
但其中的故事情节却一般比较曲折,看他的文章很有波澜起伏的韵味。
这篇报道中。
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笔下,亚伯史密斯成了一个在德克萨斯州,大学刚刚毕业。
因为理念与自己父亲不同,在父亲不支持的情况下。
偷偷从家里跑出来,跑到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自我奋斗的当代年轻人。
文章里还说,亚伯史密斯刚到纽约的时候,身上只有七十美元。
看到这里,罗伯特忍不住骂了起来“!这是在胡编乱造。”
据罗伯特所知,那个叫亚伯史密斯的年轻人。
来到纽约的第三天,就开始在外汇市场中进行交易。
并且第一次交易,数额就高达七万美元。
现在说他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七十美元。
那后面的七万美元是哪里变出来的?
抢银行的吗?
罗伯特好奇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后面会怎么继续编。
罗伯特继续看下去。
文章里,这个年轻的英裔加拿大籍美国作家。
用一种富有传奇,很有那种跌宕起伏的剧情,描述了亚伯史密斯在华尔街前三个月赚钱的经历。
这天,史密斯在吃早餐。突然有张报纸,掉落到了他的脚上。他捡起来一看,报纸上说今日日元会下跌。
然后他就拿着这张报纸,进了交易所,买了日元下跌。
这天傍晚,他就赚了9万美元。
“太扯了!”
罗伯特莫根索评价。
但罗伯特知道,这种平铺直述,很容易吸引读者。
罗伯特一边批评,一边仔细阅读。
他花了半小时,看完了这篇最少有3000个单词长的文章。
看完以后,罗伯特皱了皱眉。
他把报纸放下,另一只手下意识的拿起咖啡杯喝了一口。
却发现咖啡杯里的咖啡已经空了,在刚才已经被他喝完了。
这意味着罗伯特刚才看得很投入。
把空的咖啡杯放下,罗伯特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渡步了一圈。
随后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拿起座机电话,按下“1”。
电话响了起来,“您好,莫根索先生。”
“泰兰德,帮我拨打一下亚瑟卡特的电话。”
罗伯特吩咐自己的秘书道。
“好的。是纽约观察家的亚瑟卡特先生吗?”秘书确认道。
“没有错。”
“好的,这就为您接通。”
电话被挂断,嘟嘟响了起来。
很快,一个声音响起。
“?”
“亚瑟,你好,我是罗伯特莫根索。”
听到罗伯特的自我介绍,对方沉默了一下。
“你好,莫根索先生。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抱歉,亚瑟。我想打听一下,今天这一期的纽约观察家头版头条的报道,是伱的意思嘛?”
“额”
电话对面的亚瑟卡特说:“莫根索先生,很抱歉。
从昨天晚上六点钟开始,纽约观察家就已经不属于我了,我把它卖掉了。”
“哦?”罗伯特惊讶。
亚瑟卡特一直以来都在谋求出售纽约观察家周刊,这件事罗伯特倒是知道的。
虽然说纽约观察家在纽约的精英阶层之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但它每期的销量就只有46万份左右,销量上不去利润就不行。
据罗伯特所知,这份报纸貌似一直都在亏损。
从几年前开始,亚瑟卡特就一直想卖掉。
只是赚钱的生意有人没头也愿意干,赔钱的生意送两个头都没人干。
纽约观察家不赚钱,想接手的人自然也寥寥无几。
亚瑟一直都卖不出去,没想到现在卖出去了。
“可以告诉我,买家是谁吗?”罗伯特轻声问道。
“哦,这个倒不是什么秘密。”亚瑟卡特说:
“亚伯史密斯,年轻的华尔街之狼,新一代的金融大亨。
嗯,好像你和他很“熟”。”
“哈”
罗伯特脸色沉了下来,他轻声说:“谢谢你,亚瑟。
但我与这个年轻人并不熟,感谢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