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半个月,就能看到新闻上有报道。
报道亚伯又给什么慈善基金,捐了多少钱。
又或者报道这个月,亚伯·史密斯又给irs缴纳了多少税收。
又或者亚伯·史密斯,又要向哪个美国地区的政府、学校、相关行政部门。
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地区的民众们,捐了什么建筑或者设施。
几乎每个星期就有一次。
这种在欧美世界从来没出现过,比酥哥还像酥哥的举动。
已经让普通的美国人都有点麻了。
这种新闻偶尔出现几次,普通人看到了觉得可能是真的。
出现很多次,普通人会怀疑起来,会怀疑是假的。
出现无数次,并且从来没有人出来打假。,没有人出来说是假的。
那大家就会猜测,这应该就是真的了。
有数目众多的这种新闻支持。
出现在亚伯身上的绯色新闻和财富新闻,也就没有那么刺眼了。
同时还时不时有许多受到亚伯恩惠的得利者,站出来亲身说法,甚至上电视被采访。
这些都经常出现在报道中。
让美国人知道这些都是真的,最起码绝大部分都是真的。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
普通的美国人都会觉得。美国像亚伯这样的超级富豪,简直是越多越好。
因此《纽约邮报的这则新闻,和其他关于亚伯的财富新闻一样。
很多美国人都喜欢看,看完以后却不会像其他富豪的炫富新闻一样,引起普通人的仇视或者其他不好的情绪。
这就是真金白银投入下的慈善,带来的人设的好处。
当然了,有关部门对新灯珠的舆论支持和推广,也居功甚伟。
尤其是住在白房子里的那位,是小劳拉亲大伯的情况下。
这方面的推广和造势,简直更是不遗余力的在做。
比以前的巴菲特他们,力度要强不知道多少倍。
这大概就是美国版本的“朝中有人好办事”了。
很快七月份的第一个礼拜六来了。
美林证券总部里。
戴维·科曼斯基得知了一个噩耗。
那就是史密斯资本的500亿美元私募认购,已经正式满了!
已经有五百亿资金,汇入史密斯资本指定的账户中。
认购合同已经正式签订。
史密斯资本同时也已经对外公布。
此次私募完美成功。
一共耗时七天,共计招募125个出资人。平均每位出资人出资四亿美元。
总的认购意向,签订了认购意向书的认购额,甚至超过一千亿美元。
“这是怎么回事?”
办公室里,戴维·科曼斯基黑着脸质问查理·沙夫。
“我们十五亿美元的额度呢?”戴维·科曼斯基大声的叫道。
查理·沙夫心里有些委屈,他委婉道:
“先生,很明显有人捷足先登了。有人提前与史密斯资本签订合同,提前确立了契约关系。”
戴维·科曼斯基当然知道这些。
只是他没想到史密斯资本,这次募集的资金速度会这么快。
快到想要观望的美林证券。都还没反应过来呢,份额就已经全部被人抢走了。
查理·沙夫其实很想说,早在五天前,自己就已经多次提醒过首席执行官先生。
是戴维·科曼斯基一直在说不要急不要急,再观察一下。
观察着观察着,原本属于美林证券的份额,就被观察没了。
私募基金的出资人们签了认购意向书,在签订正式合同之前,是可以反悔的。
反悔的时候,顶多赔偿一下意向书上确定的罚金。
一般都不会很多,看资金量,一般是认购金额的0.1%左右。
现在好了,美林证券不用赔这0.1%了。
但却已经与史密斯资本的第七期私募无缘了。
戴维·科曼斯基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他开口问查理·沙夫:“能确定具体的投资者吗?”
“当然可以。”查理·沙夫说,“史密斯资本有对外公开名单。125个出资人里,除了三十五个是机构用户以外。其他全都是个人出资。”
换句话说,除了三十五家华尔街金融公司认购成功以外。
剩下的就都是行业外的公司,或者富豪们个人购买的。
“90名认购者?这么大的资金量,一个人最少一亿美元以上吧?”
查理·沙夫摇头:“这方面就不得而知了。”
戴维·科曼斯基只得叹了口气,“那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吧。我会向董事会交代的。”
查理·沙夫也跟着叹了口气,不知道自己这次会不会被用来背黑锅。
事实上不止美林证券因为谨慎的“观察”,没有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