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鸿于安州下的余城也算是大户人家,秋家先祖于奇巧殿的一位外门长老有恩惠,那外门长老本是散修入的奇巧殿,家中至亲尽亡,算是修行界中常见的没牵扯之人,到了晚年修为不得寸进之时,想起早年的事,觉得还有些因果没还,便到了余城,查到秋家后人还在,于是便要渡余家一人入道,但偏偏主脉支脉后辈阅尽,只有秋鸿资质最好,正好主脉之下,一子一女,女儿入了道,儿子留下传宗接代,否则诺大家业,在家主、夫人百年之后,岂不是要被支脉吞蚀殆尽?只因仙长都来了,你难道还敢说一声:我家主脉子息未衍,待隔几年诞下血脉之后,仙长拣几个资质好的……
秋鸿常年奔走于天工、奇巧两地之间,用了十丈红尘磨炼心性,修为进境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天工门对奇巧殿借用这个造物有人数和次数规定,但谁叫秋鸿未来道侣是樊云跹?
上次从天工门返回奇巧殿后,秋鸿便得了俗世传来的消息,家中出了重大变故,向秋鸿求援。
秋鸿虽然已是道门中人,但修的又不是斩情绝性的无情道,最多不过是性子淡泊些,但关系到血亲家人,哪可能置之不理?于是便到了余城,才知道原来余家竟是卷进了谋朝篡位的谋逆大案!
若不是这些年秋鸿回过余城一次,岚庆朝上下都知道余城有个秋家,有个女儿随仙长修行去了,只怕早就将余家上上下下屠了个干干净净。
秋鸿到余城之后,软禁于家中的诸人才从惊魂未定中回转,前些时日提心吊胆,唯恐忽然冲进一群国朝军卒将家中诸人带走,这时秋鸿返家,主脉诸人才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一般,连秋鸿的父亲——当代家主秋应原都落下了老泪,老人家被骇得不清,老实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个女儿修仙去了,还没享受红利,就被支脉给拖下水,还是世间王朝最恨的谋逆之罪,你说他岂不会被吓个半死。
家族大了就难免会出各种各样的奇葩,秋家两个支脉,其中一支有低秋鸿一辈的,仗着秋鸿的名头,在外面没少做坏事,但这厮有事必言我姑姑如何如何,弄得秋鸿也就有了些名声——虽然她还没到行走俗世的时候,但总归还是弄出好大的名头:余城秋家有个姑娘得了仙缘,被奇巧殿的仙长渡入了道门。
这家伙常常扯着秋鸿的虎皮当大旗,诸如我姑最疼我、我和我姑虽只是差了辈份,但自小一块儿长大,感情深之类的,天可怜见,秋鸿与这厮最有可能见过面的场合就是每年祭祖时,而且不要忘了,秋鸿是女儿!迟早是别家的人,那时她不过是五六岁的小姑娘,祭祖关她什么事?她最多不过跟着奶娘在宗祠外面看别人跪拜而已,这个秋家支脉的家伙,她能认得就见了鬼了。
这秋家支脉的晚辈,平时借着秋鸿的名头干些烂事,所危不过是小范围的普通人,一是秋家在当地颇有些财势,二是听说秋家有人在仙门中修行,这些苦主得些钱财,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当朝皇帝年岁已暮却还没立国本,诸子中便想尽办法在朝中拉拢势力、网落党羽,夺嫡呼声第二这位皇子,除了建立自己在朝堂中势力之外,又把触角伸到了江湖中,很是搜落了一群奇人异士,这时便有幕僚出主意了,江湖中那些武人虽说算是一支奇兵,但国朝都在奇巧殿的统辖范围之内,安州余城有一位沈家女子就入了奇巧殿,交好余家之人,想必能得奇巧殿的支持,那时三皇子要登大位,又有谁敢迸出半个不字?这位皇子一听,照啊!就算是修行中人,总还是得看顾着点俗世的亲人吧?不是有话说,没有不孝的神仙么?
于是这位皇子就派人去接触那位支脉子弟,甚至皇子亲自到了余城,很有些礼贤下士的风度,初时,这位支脉的龙套男秋贤,只觉得十分有面子,你看,因为我姑,连皇子都折节下交!众人看了无不感叹,看来秋贤说的果然是真,要不,皇家子弟能是傻的?
偏偏呼声最高那位大皇子,更常握了兵权,二皇子早夭,三皇子想尽办法想往军中插手,却不得其便,否则也不会如孟尝君般结交江湖人氏!还不是为了壮大己身?
这位三皇子又是位风流人物,你说他好死不死的,居然和大皇子的侧妃有点说不清的事,有一次私下幽会时,被大皇子撵得四处逃窜,世上哪有能包得住火的纸?这皇室中的风流韵事,自然是不消两天就传得满京城人尽皆知了。
最关键的则是,皇帝听了这个事,立刻爆了血管,进入了中风弥留状态,三皇子顿时就麻了爪:自己没兵权,如果皇帝真的驾崩,自己还能落得好?只能行险一搏,先拿到传位诏书,获得大义名份再说!至于传位诏书这种东西,控制好局面,怎么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但大皇子也不是傻的,我有兵权还能被你把皇位给占了?开什么玩笑,结果,接到内线消息的两批人都冲进了皇宫,去夺那莫须有的诏书。
两头人一碰头,自然是人脑子打出狗脑子,很可惜,三皇子虽然带了八百府兵和一百多江湖高手,但大皇子带的却尽是军中精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