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太爷带着李家小姐和一堆下人,在城内的街道上开始看花灯了。司亮看着满大街的小媳妇和大姑娘,有点诧异,这人也太多了,不是说风气保守,怎么这么多的女子抛投露面。
其实这也是司亮对这个地方的不了解,才觉得民风保守,
实际上随着清廷的衰弱,几次对外战争都是割地赔款,太平天国的运动使得地方动荡,加上县城处于茶马道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市场潜力很大,外来客商的吃穿住行和货物的运输都需要人手,但是县里的劳力又是不够用,所以原本应该呆在家中的妇女基本上都可以出来打工赚钱,等有了钱,经济独立,加上四川人多是耙耳朵,就使得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在这样摩肩接踵的情况下,司亮还是兴致勃勃的跟着太爷和太奶奶一起看花灯,猜字谜,最后欣赏烟花表演,看着这一幕,司亮觉的不虚此行,在记忆里,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传统的项目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消失的,所以当时有人就说年味越来越少。现在这个时代,过年是大多数百姓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也是一年最开心的日子。
观看完烟花表演,司亮就被太爷赶到一边去了,还把随行的队伍也都推给司亮,让他将这些人带回李家,意思就是让司亮赶紧滚蛋,不要打扰太爷和太奶奶的两人逛灯会。
司亮受到太爷的威胁,只能是乖乖的听话将李家大部分人带回家,至于还有两个丫环是李老太爷吩咐必须跟着小姐,司亮就没办法。当然,这样的处理太爷已经很满意了。只要不是一大堆人跟着,他都能够接受。
司亮回到李府。向还没休息的李老太爷问安,在替太爷辩驳几句,希望李老太爷不要责怪太爷,毕竟,过年的这段时间,太爷很是照顾司亮,所以就不给太爷挖坑了,如实的将太爷的打算告诉李老太爷。司亮觉得自己跟着太爷都学坏了。
等到第二天。司亮起床后,看见太爷黑着脸站在门口,
“你小子可以啊。都学会背后打小报告了,等着,看你进学堂之后,看我怎么好好的指导你。”
司亮一脸懵逼的样子,剧本不对啊,太爷怎么知道是我说的。看着司亮不解的表情,太爷不屑说道:“你以为你在李家老太爷面前给我设陷阱,谁知道,李家老太爷就是个老狐狸,转手就将你卖掉了。不然,我怎么知道是你出卖了我。你小子,还嫩着。”
司亮听着太爷的话,“好家伙,李家老太爷这时两头吃啊。”但是想着不对啊,“太爷,你这样说你未来老丈人,还在他家里,你不怕未来他给你穿小鞋吗。”
就这样,司亮想坑太爷,没想到,转手就被李家老太爷卖了,你还得感谢他,不得不说是真高啊。
因为司亮和太爷两人都被李家老太爷摆了一道,司亮和太爷在李家呆在很是坐立不安,所以。到了下午,两人一合计,赶紧回泥头驿吧,再这样待下去,司亮和太爷的友谊的小船说不定就沉了。
急急忙忙就赶回泥头驿,到家时,已经差不多天黑了,司老太爷还决定诧异,怎么不是说要在县城多待几天,怎么就回来了。把司亮和太爷叫到面前询问,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司亮可不敢将和太爷相互拆台的事情说出来。只能借着年纪小。靠卖萌来打消老太爷的问话,只是说想老太爷了,就回来了。
老太爷听着司亮卖萌的语气说是想家了,很是高兴,吩咐厨房做桌好菜好好的犒劳一下司亮。
司亮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赶紧继续拍老太爷的马屁。
春节就在这吃吃喝喝,玩乐中过完了,司亮这个春节天天好吃的吃着,最后胖了几斤。但是春节最让司亮记忆深刻的是初八的那天,司亮和太爷陪着老太爷到白马庙烧头柱香,还有点许愿灯的。这个时间段的百姓对拜佛事宜是虔诚到了极点,在为了能够抢到头柱香的,有的人已经在寺庙外驻扎几天,有的是全家轮流排队。
为了能够在寺庙内点许愿灯,很多贫苦的家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将家里的财物倾囊相助,司亮看着这些人,可能是不理解吧,为了供奉神佛,全家情愿饿肚子。当时司亮看着那些朝拜神佛的人们饿的只能啃馒头,喝凉水的时候心里不是滋味。可能他永远也无法理解这些人的内心。
过完年司亮就准备着,看什么时候老太爷安排司亮去学堂读书了。等着等着,等到正月都快过完了,还是没有等到老太爷的安排。
司亮觉得奇怪,怎么这么长时间了老太爷还没有安排好啊,这不太像老太爷做事的风格。
司亮觉着奇怪,于是就想先找太爷打听一下到底老太爷是有什么样的打算。
找到太爷,太爷听到司亮的问题,也觉得肯定出了问题,按照老太爷的风格应该已经安排好司亮就读的书塾,现在还没有通知,那肯定是有了大的变故,所以就带着司亮找老黄问消息。
找到老黄时,老黄正在和老太爷谈话,老太爷看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