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家,李文博的两个儿子知道了司亮是就是司家的那位二爷。对于司亮就更加的热情了。
这两人虽然做官不行但是并不代表两人不聪明。当然知道这些年司家这么照顾李家,提携兄弟两是看在谁的面子上。现在正主到了。
两人还不赶紧的抱紧大腿,难道还想回到过去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吗。
所以,在接到了下人的通知,知道司亮到李家拜访,就急忙从铺子里面赶了回来。
而李文博看见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从以前的醉心水利技术到现在完全是钻进钱眼的样子。李文博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兄弟两也知道自己的老父亲很恼火兄弟两经商的举动。可是之前被清廷的倒台给波及的差点就家破人亡的李家的兄弟两是半点都不想掺和进官场了。
两兄弟也知道为了经营生意,放弃了家传的职业,才是李文博看两人不顺眼的主要原因。可是兄弟两在当年的家里差点就吃不上饭就明白了这个时代,自己家的这些技术是没办法施展的。
虽然清廷倒台了,但是民国之后,蜀地的政局就没稳定过,各路军阀争斗不休。为了维持军队,不断的搜刮民脂民膏。根本就没有人关心水利方面的建设。
所以经历了这些事情的兄弟两的心也就凉了。
这也是李文博虽然很是看不惯兄弟两的行为但是却没有强行让兄弟两放弃生意。他也知道这个时代是不适合自己这些人施展才华的。
而司亮和太爷不知道的是,当初接到了太爷的邀请的时候,李文博是如何的高兴。尤其是太爷将整个的计划都告诉了李文博之后,李文博舍弃了老脸拉来了很多的朋友。
却不知道疏通航道对于李文博这些在水利方面专研了一辈子的人,能够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还能够一展所长是多么的兴奋。
所以,虽然李文博表面上是严肃的,但是他心里还是很感激司亮,不是司亮主导了这次的事情,他也不会在最后的时刻还可以接收这样的一件大事。
所以,为了自己最后一段时间接手的工程不会泡汤,李文博可是一直都在关注司家的动向。
别看李文博当初家里差点就倒了,但是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家怎么说也是在锦城扎根百年的家族。李家的族人虽然很多都称不上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家也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人。
可是就是这样,李家的族人基本上在清廷各个政府的官吏中间相互之间多有联系。
清廷垮台之后,李家的族人很多都被波及到了,所以当时的李文博家中才会差点就过不去。
可是这几年的修养生息,李家的族人很多又回到民国的官府中做事了。虽然都是些底层的小官吏,但是不得不说,就是这些官吏,他们之间的消息才是最灵通的。很多的小道消息就是这些人最先知道。
而李文博作为李家的家主,对于家族还是很有责任感的,所以当初李家在司家的帮助下缓过劲来之后,李文博就开始救济李家的族人,让很多和李文博家一样的族人度过了嘴困难的时期。
而原本李家的这些族人大都是清廷时期的小吏,算是不多能够识字并且有经验的人。很多人就是这样又被召回了官府。
而李文博的消息渠道也就这样建立了。
对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李文博知道的很清楚,他也很反感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当初听到学生抗议的时候,李文博还用自己族长的权威下命令,让;李家的族人不准对游行的学生动手。
可是谁知道后来就发生熊克武将游行的学生给抓起来了。
原本李文博还想着联合其他的一些人,去找熊克武求求情。可是哪想到熊克武召集了被抓学生的家长,和他们好好的谈了一次之后,。这些学生的家长居然同意熊克武将这些学生给关进了监狱、
人老成精的李文博立刻就察觉到有点不对劲。于是就让人去打听了一下事情的具体情况。
后来接到了族人传来的消息说,司家的司平也在被抓的队伍中间,李文博就知道这次的事情不简单了。
而这个时候司家和熊克武合作的消息也传到了李文博的耳中。知道了事情不简单的李文博也就放弃了去求熊克武的打算。
而昨天司亮到来之后,在熊克武大门前的那么一通显摆,之后被关押的学生都被放回家,李文博就知道司家这次是和熊克武站在了同一阵营。
而李家早就没有选择了。之前接受司家的帮助的时候,李家就已经和司家绑在了一起。
这次既然司家已经选定了合作的对象,那李家只有跟在司家的后面。要是李家不和司家站在同一战线上,那李家这些年树立的口碑可酒不存在了。
虽然捏着鼻子认了,可是李文博还是隐约的知道司家这次的敌人很不简单。而李文博虽然从其他人的口中知道了司家力量很强大,却没有见识过,所以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