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亮听到李文博的话之后,愣住了。直到回家之后,还在想着李文博得话。
就在这个时候,司平将这几天的账目拿来给司亮过目的时候,看到账本上的数字,司亮才想同了李文博的话。
这也是司亮完全忽略了江浙财团在商界的影响力。所以很明显这次司家和江浙财团的人争斗,虽然司亮没有说出结果,但是司家从这些人的手里获得棉布的价格可以说是十分的便宜。没错,在这些蜀地的士绅眼中,司亮这次给予这些人定下的棉布的价格可以说是太低了。
虽然司亮已经要求了他们不准买高价,但是这些人可是清楚的很,蜀地可是一直都很缺少棉布。
尤其是欧战开始之后,从国外运来的棉花的价格不断的上涨,使得生产出来的棉布的价格也是不断的上涨。
可以说在蜀地棉布书属于卖方的市场,根本就不愁卖。
而司家能够和江浙财团的过招,虽然不了解内情,但是这些人都是人精,知道肯定是是司家的人呢占据了上风才会让江浙财团的人低价卖了棉布给司家。
而司亮也明白李文博为什么说自己还是低估了江浙财团在这个时候华夏商界中的地位了。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
而宁波自古以来有经商的传统,所以宁波的商人很多。
在鸦片战争之前,宁波是华夏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
虽然在魔都开埠后,宁波港的地位急剧下降。
但是宁波商人还是利用在地缘上的优势,纷纷抢滩魔都。
在这些人的大力支持下,到1850年时,魔都的的外贸总额首次超过广州,跃居首位。
而魔都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沙船运输业的兴旺。
但是当时一艘沙船约需投资七千至八千两白银,价格高昂,并非是一般投资者可以承受。
为筹措这购置沙船的这笔资金,投资者往往求助于借贷。
见到这个借贷这个行当中有利可图,部分比较成功的商人开始投资钱庄业。
精明的宁波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时间较长,资金较为宽裕,在这股开设钱庄的风潮中居于前列。
清末时,在魔都的宁波秦家、镇海方家、李家和叶家、慈溪董家、湖州许家、洞庭山严家和万家、苏州程家这九大钱庄家族中,宁波籍含镇海、慈溪就占了五家。
同时,以宁波商人为首开设的魔都的钱业公所,以及自身的同乡会组织——四明公所、宁波旅沪同乡会,构成了一个紧密地互助协调系统,把宁波商人的财力、人脉尽可能得集中起来,从而确立了宁波帮在魔都商界的支配地位。
清末,钱庄向近现代银行的转化开始了,在这过程中,除了钱庄业与外资银行有了业务往来而渐受影响以及新式工商业对钱庄只能产生新要求外,有两大事件对这个转化影响巨大。
1897年,盛宣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通商银行的资本加上存款和发行钞票,可以运用的资金达到一千万两,远远超过当时任何一家钱庄,这给了钱庄业以巨大的震撼和危机感。
作为主导魔都的钱庄业的宁波商人更是大为触动。
但与此同时,宁波籍商人中间的严信厚、叶澄衷、朱葆三人借机开始投资中国通商银行并在其中担任总董。
这也标志着钱庄业人士开始向近现代银行进军。
到1904年,清廷户部尚书鹿钟麟奉谕组建大清户部银行,因国库空虚,邀请民间资本入股,原本是邀请的山西的票号,可是山西的票号认为这样的银行是在抢夺山西票号的生意,所以受邀的山西票号一致拒绝入股。
可是清廷的官员没有放弃,转而寻求到了江浙绸缎商,而此时江浙绸缎商见到了宁波的商人们在钱庄的生意上是大发横财,所以同意清廷户部银行该由江浙绸缎商筹办。
到了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资本扩充至一千万两,大部由江浙商人掌握。
同时,宁波籍商人改变了以往的钱庄的模式。
又独立投资创建四明、浙江兴业、浙江实业、中华东陆、中华劝工、中国垦业、中国企业等一大批银行。
借助原先在钱庄业积累的大量资本,使得上述银行资本雄厚,竞争力较强。
但是在银行业务扩大的过程中,非宁波籍的商人和资本家与之发生了密切的交往。
筹资的范围也逐渐由单一的宁波籍扩大至浙江、安徽、江苏籍的商人。
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魔都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形成。
而蜀地的这些人想要将蜀地的物资运送出去,那么结算资金的时候,就避不开在模糊占据主导地位的江浙财团。
而和江浙财团的人打交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