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准备在南京建立硫酸厂的事情,但是在东瀛情报部门看来。凭借这国民政府的办事效率。想要等到硫酸厂正式投产,还有大把的时间进行破坏。
可是一旦范旭东和司亮合作,那威胁就大大的提高了,毕竟司亮可以帮助范旭东从国外购买设备。
原本情报部门准备对司亮执行暗杀的。但是因为考虑到和米国之间的关系。加上米国政府得知了东瀛人准备对司亮下手,出面和东瀛大使谈了一次、最终东瀛政府否决了对司亮暗杀的计划。
淡然了,司亮为了感谢米国政府和米国的大财团。将菲律宾的油田的股份让出了一部分作为感谢。
当然,陈家兄弟两也派遣了中统的人在暗中保护司亮。知道司家之后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仰仗陈家,所以司亮顺带也给了陈家一些石油公司的股份。
正是由于米国政府和中统的保护,加上司亮本身的护卫,所以司亮才敢这么大胆的在天津城内瞎逛。到处拜访。
得知天津的实业家会到蜀地考察之后,刘湘就接到手下情报部门的汇报,在蜀地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东瀛人间谍活动,还越来越活跃。
刘湘就知道司亮此行的确是让东瀛人感受到了威胁。
所以赶紧给司亮去了一封电报,让他注意安全,避免东瀛人恼羞成怒,暗中对他下手。却不知道司亮有着众多势力的保护,安全的很。
而司亮这沿途的考察也的确加深了他对于当前大环境的了解。
之前虽然已经让太爷帮忙收集全国各地的消息,但是司亮回国之后,看到太爷收集到的消息还是让司亮觉得有点欠缺。
这一次借着到天津的机会在沿途进行了考察之后,司亮发现国家现在面临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可是,南京的这位委员长却觉得十分的得意。
要知道当初在米国的时候,美国政府推出的白银置换法案的时候,司亮就注意到了这其中的陷阱。还特意发了一封跨洋电报给陈家兄弟,让他们将这封电报转交给常凯申,避免上了美国政府的当,使得国家金融财政出现问题。
结果年初的时候。美国派出了经济考察团。到华夏来进行考察。这位委员长就昏了头,更是放宽了白银流出的政策,使得原本就已经非常严重的白银外流更是踏上了快车道。
要知道在在当前的世界,虽然华夏的政府在1928年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银本位。
但是由于华夏国内银行的抵制和国内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习惯,华夏是当时唯一一个事实上仍然坚持银本位的大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当初米国政府的白银法案就是盯上了这一点。要知道虽然从表明上看提高了银价就提高了华夏对外购买的能力,使得华夏能够用少量的货币就可以购买到比以前更多的物资和设备。
但是作为在米国作为既得利益者者的司亮清楚米国政府这是不安好心的。
一旦华夏的白银升值,就意味着给米国上面开辟了广阔的渠道,可以让米国消耗掉销售掉过剩的汽车小麦,有助于米国摆脱经济危机。
另一个对米国有好处的地方就是。提高银价可以借机打击华夏本土的工业,削弱**商品与美国商品之间的竞争。
在白银置换法案之前,因为银价低导致华夏的民众购买力非常低,只能购买华夏本国生产的便宜货,但是这也变相的促进了华夏工业上的发展,减少了洋人的货物在华夏的销售和倾销。反而华夏的货物可以凭借价格优势进行出口,和当时世界第一的米国在外贸生意上竞争。
可是银价提高之后,虽然使华夏的货币升值。华夏的货币对米元的汇价骤升,使得每盎司白银换回三倍米元的购买力。
导致国内的工厂依然以按照白银价格来定给商品定价,使得世界上其他各国突然感觉华夏出口的商品价格变得异常昂贵,转而去购买价格更低的米国的货物。使得华夏的出口大量的减少。
同时在国内,华夏民众看见洋人的商品的价格骤然下降,质量还比国内生产的要好。而且此时的国人大都以用洋货为荣。于是纷纷转头购买洋人的货物。使得国内声场的货物大量的滞销。这样内外夹击。又重重的打击了刚有起色的华夏的工业制造。
在这样进口增加,但是出口的产品却寥寥无几的情况下,唯一能够出口的就是只剩下白银了。
其他各国见有利可图,也纷纷加大了在华夏的投资,这其中又东瀛的工商界人士来往华夏最为频繁。
只看外表,当时的华夏俨然成为了一个泱泱大国和远东最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可是这一法案的实施使得华夏境内的大量白银流失了境外。虽然南京国民政府也颁发了命令,禁止白银外流。
但因为此时国外的外资银行拥有治外法权,这些银行又有大量的白银库存。使得许多的人直接绕开了政府的禁令,通过外资银行将大量的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