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五章 喜得双子  明末之大国崛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据政务院的统计,这个冬天从苏松二府移居到浙南的棉纺织工人及其家属超过两百万人,他们很快被安置到宁波府和衢州府的各个城镇中,加入到官方和民办的各个棉纺织工厂里。

因为跟着政务院组建的棉纺织协会,让那些进入棉纺织行业的商人们赚了大钱,仅仅两个月就收回了成本,这让他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自此之后他们更加死心塌地的拥护棉纺织协会,并努力的开始扩大产业规模,这些棉纺织工人的到来,恰好填补了他们的用工不足问题。

崇祯三年末的这个冬天,成了华夏棉纺织行业的转折点,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华夏的棉纺织业就从手工作坊式的工厂,迅速转化为机械化动力化的大纺织机构,实现了工业革命的跨越,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浙南五府的棉纺织行业已经比秋季扩大了三倍,足以应付接下来对整个华夏棉纺织行业的侵袭了。

棉纺织行会的激励效应,远不止朱聿键所谋划的那样,这次经典的棉花收购战随着商人们的口耳相传,很快在商人阶层引起了轰动。单打独斗容易产生内耗,互相扶持才能合作共赢,尤其是在同行业者中间,共同制定市场规则才能发大财,这样的想法很快在封地内得到了共识。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各行业的商人却异常忙碌起来,他们纷纷前往工商司申请建立行会,以增加本行业的力量。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这样的地域性商帮界限开始模糊,两大商帮甚至有解体的趋势,不过面对这样的情况,几位商帮大佬却乐见其成。

他们看到了商业行会的力量,如果封地内同行业的商人都联合起来,将对封地外的本行业商人形成碾压之势,就算是他们自己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当年之所以建立地域商帮,还不是为了抱团取暖,以抵抗各种恶势力的侵扰。

因为商帮内部以地域为根本结合,所涉及的行业多种多样,实际上很难形成足够的合力。如今八贤王府重视商业,对商业的利益保护有加,甚至专门派出军舰清理海盗陆匪,维持平等安全的商业环境,他们那种地域性的商帮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

为了形成更大的合力,以行业为主导的行会成了主流,大家以同种商品生产为主,可以在购买原料和销售商集中进行,不但安全可靠而且能够以势压人,取得规模上的优势。除此之外,几位大佬还有另外更大的好处。

朱聿键认为商人阶层应该自行维护利益,而政府只是后盾而不应该参与其中,所以封地内在建立了各种行会之后,又组建了一个东南联合商会,专门协调各行会之间的利益,并将封地内所有商人联合成一个整体对外,尤其是对那些欧洲商人进行围剿。

原本两大商帮的首脑合在一起,执掌起这个东南联合商会,这等于他们成了封地内所有商人的首脑,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当然作为精明的商人,他们是不会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毕竟他们知道商人重信,如果因此而坏了名声,那是得不偿失的,何况还有政府的监管在那里。

这个东南联合商会成立之后,立刻就显露出了巨大的威力,面向欧洲商人的各个港口,开始统一制定商品价格。所出售的商品按照各商人的份额与产品质量分类进行出售,由行会或者联合商会的人专门向外推销,这大大提高了销售效率,同时降低了原材料采购价格,封地内的商业出现了继商业法颁布之后的第二次大爆发。

就在封地内商业一片喜人景象的时候,两个孩子的呱呱坠地,平添了所有人的欢乐。迎来初春的农历二月初,两位侧王妃叶纨纨和商景徽相差五天剩下了两位男孩。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出世,朱聿键大喜过望,他决定按照当年朱元璋制定的规矩给孩子起名,可是看了这个规矩之后他却犯难了。

朱元璋当年为了不让子孙中出现重名,特意赐下一个辈份表,这个表给每个儿子的家族都制定了二十个字作为名字中间那个字,这样一来只要看看对方名字中间那个字是什么,就知道其辈分和家族了。除此之外他还规定名字的第三个字按照金木水火土来轮换,这就避免了重名的问题。

不过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他并不知道金木水火土这些偏旁的字数量不多,当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家族会发展到如此之大,结果到了后世明朝皇族子孙不得不重新造字作为名字。本来第一个孩子是女孩,不需要遵循这样的要求,但是现在有了儿子就不一样了。

朱聿键翻了一下族谱,唐王家的二十个字是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他的儿子应该是琳字的,而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木字旁,这么多的要求考验可就太大了。

八贤王的身份如此之高,朱聿键又不能求助于别人,结果他憋了两天才起了两个名字,朱琳楚和朱琳权。得知这两个名字之后,众人皆是欢欣鼓舞,因为朱聿键后继有人,封地也就彻底安稳了。为此封地内各行各业的人甚至自发的庆祝三天,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看到这两个名字,宋献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