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取胜之道  乱清化学家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仅仅是有身体的自然反应,刘磊显然也融合了身体原本主人的部分记忆,至少他没学过的繁体字全都认识,各种公文的格式也都熟悉,写起来没有任何滞涩之感。

这篇呈文一气呵成,让刘磊找不出什么错处来。等到墨迹晾干,刘磊将之叠了起来放入刚做好的信,用私人印章封压了火漆交给聂青:“让驿站立刻发出,务必尽快交到漳州知府衙门。”

“是,二公子。”聂青连忙去送呈文了,刘磊看着眼前还有许多是宣纸也没有休息。或许是刚才写字写出了瘾头,让他很想继续写下去。该写些什么?总不能写几首唐诗吧,那也太无聊了。

刘磊托腮想了片刻,忽然有了个主意。自己已经想好要为华夏民族做些事情了,但只是个笼统的概念,还没有具体的规划,正好借着这个时候想一想,再记录下来。

要做好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计算自己手中实力,要扬长避短才是成功捷径。手中护卫自不必说,刘磊知道他们多是武艺精熟却大字不识一个,唯一能用到的地方就是做护卫和打仗了。

刘磊不是个和平主义者,他知道要想驱逐鞑虏,恢复华夏就必须通过战争,但他不想以血肉堆砌的战果成就华夏未来,那样代价太大了。满清八旗历来善战,以明军当初的实力尚且不敌,他又需要付出多少人的代价才能消灭人口已经超过八十万的满八旗。

除了满八旗之外,还有蒙八旗、汉八旗和绿营的百万大军。用十比一的战损,用人肉去填补战力的不足吗?真的那样做,就算驱逐了满清朝廷,华夏又能剩下多少人?一千万,还是两千万?

华夏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除了文化就是人口了,人口是奠定未来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张领土与欧洲列强争锋的最大依仗。苏联可以凭借着一亿多人口,生生磨死了六千万人口的德国,美国又用两亿多人口拖垮了苏联的一亿人口就可见一斑,这个优势决不能毁在内战之中。

在兵员素质不足的情况下,该如何减少伤亡?答案当然是科技和工业。科技比对方先进一代的情况下,伤亡至少能降低十倍。尤其是热兵器对士兵的训练要求远低于冷兵器,这样华夏就能发挥人数优势,轻松耗死人数不多的满人了。

科技与工业这就是刘磊的强项了,只要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起强大的工业体系就能攀科技树,让自家军队装备上更好的热兵器,到时候还怕满清的骑射功夫吗?

说干就干,刘磊首先要做的就是列出自己的优缺点,以评估未来的发展潜力。身为化学博士研究生,虽然还没有毕业但理论知识不低,而且他对化学的相关知识涉猎极广,知道不少化学工业化生产的流程和基础,这对以后的发展很有用。

这是刘磊自身最大的优势了,这个时代的欧洲刚刚将化学从炼金术中分离出来,波义耳、克拉夫特、罗比特?胡克等科学大师尚在黑暗中摸索,半臆测半实验的推导出各种元素时,他已经能熟练的默写出元素周期表,对各种元素性状和分子量如数家珍了。

至于其他知识刘磊涉猎不多,物理知识虽然从初中到大学的内容都还记得,但这些都是基础理论知识,真正将物理运用到实际中的机械知识他没学过,这需要在物理理论上进行大量试验和创造才行。

刘磊还会不少的财经知识,这也得益于他为了泡经济系花杜晓悦而捎带学习的。关键是他并非那个专业的学生,虽然所知不少却都是死记硬背来的,系统学习从未有过,能用得上的还需要靠推导和实践,当然这也要等整个世界进入工业化社会,财经知识才有可能用得上。

除了这些理论知识以外,刘磊所会的东西并不多,唯一能派上用场的,恐怕就是他喜欢做模型这一点了。刘磊与张喆都是模型高手,他们自初中开始接触模型,而且与张喆那个军模高手不同,刘磊最擅长的就是船模,而且还是以帆船居多。刘磊相信以他对帆船的了解,一旦运用到这个时代之中,将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颠覆世界航运的规则,当然这要有足够的造船工人和足够大的造船厂才能实现。

总之在经过了一阵筛选之后,刘磊发现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大多无法直接运用到现实中,他最擅长的反而是教育。用自己大脑中记忆的那些知识,教导出一批超越时代的理论人才,这应该是最立竿见影的方式。刘磊对这个工作颇为心动,毕竟他在同知任上工作量不会太大,教些学生今后让其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也能推动华夏复兴计划更快展开。

要复兴一个民族,需要许许多多各方面的人才,毕竟人力有时而尽,刘磊也从未自大到认为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颠覆满清的程度,帮手还是必须的,而且是大量有文化有能力的帮手。

办教育也有困难,如今百姓都醉心于科举制度,就算是读书人也大多研读四书五经,希望借此为敲门砖进入官场,光宗耀祖的同时还能捞实惠。相比之下,工匠和商人的身份地位要差了许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