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刘磊很忙,每日都在扎扎实实得做着他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打造武器和训练士兵的问题,同时他开始暗暗拉拢漳州府的吏员,通过几位大儒吸收有反清意愿的士子,以及天地会内的读书人加入到漳州府的行政体系之中,逐渐搭设起更大框架的行政班子,为将来做准备。
刘磊很快又迎来了两位大才,他们正是万斯同举荐的地理学家刘献廷和生物学家陈淏之。因为明朝的灭亡,许多前朝读书人不愿在清廷为官,大多选择寄情于旁系杂学,从而造就出明末清初一大批有文化的科技专家。
可惜满清朝廷没有抓住这个将国家转入工业化的机会,生怕科技发展让华夏人势大,造成满清优势的骑射工夫被先进火器所取代,因此大肆打压科技创新,造成了华夏民族痛失好局。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有刘磊这个极为重视科学的上位者,华夏必将迎来真正的创新时代。
要搞创新,搞科技和工业化,离不开各个学科的共同进步。刘磊虽然才华横溢,也不可能是个全才,地理和生物就是他所不擅长的两个方向,而这次到来的刘献廷和陈淏之恰好是这方面的专家。
后世记载刘献廷是清初著名地理学家,对历法、数学、音韵都有贡献,对古今气候变迁、各地物候异同、河流侵蚀作用等方面皆有独到见解,可是华夏宗师级的人物。
陈淏之同样是清初大才,所著《花镜专门研究观赏植物及果树栽培,卷六附记还涉及动物学,同样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尽管两人还没有后世的成就,但已经在这些方面有了很深厚的研究,足以担当起这两个学科的领军人物。
对于科技人才刘磊总是相当热情,两人刚到他便在知府衙门设宴款待两人,让这两个平民书生受宠若惊。酒席之上,刘磊当然聊起了两人所擅长的学科,陈淏之擅长植物,让他开发农作物新品种自然是最擅长的。
刘磊上学的时候,曾经去袁隆平大师的水稻基地参观过一次,了解过一些杂交水稻的浅显知识。闲聊的时候,他索性将袁隆平大师研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光温敏不育系水稻的特性,和他所了解的种植方法都说了一遍。
任何科学发展最耗费时间的便是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具体研究的时间反而在其次。刘磊虽然说得比较笼统,全都是当初从讲解员那里听来的基础知识,纯凭超强的记忆力复述出来,但听在陈淏之耳中却犹如天籁之音。
陈淏之本以为刘磊只是官员,不可能懂得那么多知识,结果这一番讲解却让他彻底愣住了:“没想到知府大人学究天人,竟然懂得如此高深的知识,若能真的培育出这种杂交水稻,亿万百姓便没有饥饿之忧了。”
尽管不懂生物学,但刘献廷还是知道吃饱饭对百姓有多重要的,陈淏之如此评价他也相当赞同:“看来扶摇兄陈淏之的字要偏劳了,若能做成,实乃恩泽后世的大功德啊。”
“若是能得此功德,实乃我必生之幸。”陈淏之心中满是激动,家国破败之后他早已经心灰意冷,如今刘磊却给他树立了新的人生目标,他如何不感到兴奋。
刘献廷不无羡慕得叹了口气:“扶摇兄有事情做了,我却毫无目的。”
“那也未必。”刘磊笑道:“如今虽然已经有了万国坤舆全图,却不甚准确。刘兄大可以勘察地理为目标,更何况光是看遍山脉河川用处不大,更重要的是勘察地下矿藏,这对国家的未来大有裨益。”
“哦?”刘献廷点了点头:“只不过这地图绘制太过艰难,要准确恐怕难啊。”
“我却有个办法。”刘磊笑着将当年初中地理课上学习的投影法和经纬画图法介绍了一遍,听得刘献廷连连点头:“好,好啊。”
刘磊笑道:“无论是杂交水稻,还是堪舆世界都非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我希望两位在进行各自研究的同时,在九龙江书院培养学生。”
“这会不会影响到实际的研究?”陈淏之有些担心。
刘磊摆摆手:“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足够志同道合的帮手,工作才能水到渠成效率倍增。何况你们教学的同时也不用耽误嘛,这两门学问与其他不同,都是要实践的。你们可有边研究边教学啊,陈兄可有在学院内开辟种植园,带着学生们一起研究杂交水稻。也不光是杂交水稻,培育各种作物良种都是可行的。”
说到这里刘磊又看向刘献廷:“刘兄也没问题啊,待到你的学生稍有基础,可有带着他们外出勘测探矿嘛,一切费用都将由书院承担,刘兄又何乐而不为?”
“好啊,如此我二人便留下来,还请大人多多关照。”陈淏之和刘献廷闻言立刻表示愿意在九龙江书院任教。两人本就心向前明,无意于在满清朝廷为官,如今能够在反清势力中为人师,将自己的学问传给弟子,他们也是相当愿意的。有了这两位大才加入,九龙江书院的地理和生物课程总算是有了着落,同时两个研究项目也在同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