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六月的清晨,寒风刺骨。李毅验了牙牌,进入宫城中。
天刚蒙蒙亮,官员也都是刚刚来到,三五成群的向着文华殿走去。
一些官员看着身穿四品冠带的李毅,一个个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李毅也是第一次以四品大员的身份上朝,总觉得官袍不合身。
这时候一个官员走到李毅面前,笑着道:“这位可是右佥都御史李毅?”
李毅拱手道:“在下正是。”
王永光满脸笑容的道:“李大人,你的名字在朝野之中可是如雷贯耳,我可是早就想见了。”
李毅满脸疑惑的问道:“不知阁下是?”
王永光笑着道:“吏部尚书王永光。”
听到面前的是二品大员,李毅连忙见礼道:“下官拜见天官。”
王永光并没有退让,而是心安理得的受了李毅的拜见,朗声道:“李大人,你也算是少年英才。年岁不过十七,居然就位列四品大员的行列,能够参与常朝,真是后生可畏。”
李毅不知道王永光找到自己是什么用意,当下道:”大人缪赞,下官惭愧。“
王永光呵呵一笑,道:“不知道李大人是那年的进士?”
王永光身为吏部尚书,如何会不知道自己的出身?
李毅微微一愣,微微皱眉道:“下官只不过有秀才功名。”
“秀才功名?”王永光脸上露出吃惊的神色,大声道:“秀才功名?李大人可不是在戏耍本官?”
李毅眼神微冷,道:“下官乃是因功迁升,并非通过科考授官。”
“你看我这脑子,李大人的功劳朝野皆知,我怎么给忘了。”王永光笑着道,“李大人擒塔拜,破建奴,居功甚伟,可为大明第一神将也。”
自己一个四品文官,却被称为神将,李毅眸中寒光闪动。
王永光却并不惧怕,突然冷声道:“怎么,李大人动怒了?”
李毅看着神情冷淡的王永光,沉声道:“王大人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王永光冷冷的看着李毅,指着进殿的官员们,道:“李大人,你好好看看。这些人都是十年寒窗苦,呕心沥血,年华逝去才一步步走进这恢弘的文华殿中的。可是你,一个小小的秀才,立了些粗鲁武人的军功,就敢走进这文华殿,和我们士大夫为伍,你也配?”
你也配三个字斩钉截铁,如同人间至理一般从王永光的口中说出来。
李毅握紧拳头,冷声道:“王大人,我只是一个秀才不假,但是这佥都御史的官位,也是我一步步靠着军功挣来的,并不比文臣治理天下来的容易,还望王大人自重。”
“自重?”王永光满脸嘲讽的笑道:“李毅,你不要认为有皇上给你撑腰,就敢在我面前拿大。本官告诉你,这天下都要靠我们士大夫来治理,而你们这帮粗鲁野蛮的武将,也在我们的节制之下。皇上提拔你为佥都御史,本来就是一个错误。”
李毅看着王永光高高在上的神情,心中升起怒意,但是在紫禁城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动手。
“王大人,我不知道你今天为什么和我说这些,但是这天下并非你士大夫的天下,还让你谨言慎行,免得招揽祸患。”李毅丝毫没有退让的道。
听到李毅事到如今还敢威胁自己,王永光眼神阴狠,冷哼一声道:“过了今天,你就知道这天下是谁的了。”
这时候后面有文官上前,看到王永光躬身道:“天官,如何还不进殿?”
王永光冷冷的看着李毅,道:“我正和年轻有为的李大人谈论些许事情。”
那文官看着李毅,一脸的嫌弃,道:“王大人还是不要和此人走的太近。靠着逢迎上意,讨好皇上升上来的佥都御史,怕沾染上也不是好事。”
说完直直的走了过去,连看都没看李毅一眼。
李毅这才明白当初刚到天津卫后,陆长风为什么十分担忧的劝谏自己低调行事。
今日看来,自己果然成了这帮文臣的眼中钉。
独自一人走进大殿,李毅在御史的指挥下站到后面。
身为佥都御史,四品大员,李毅应当站在三四排中,但是如今却被安排在后列,显然是故意为之。
望着面无表情的御史,李毅明白,他们就是故意给自己使绊子。
他也不理会那名御史,直接快步向前,站在了第四排。
御史见李毅突然动步,眉头一皱,着急的喝道:“李大人,御前议政,不可失仪。”
李毅冷声道:“本官就在这里议政,有何不妥?”
御史并不理会李毅的发问,继续喝道:“还不返回原位,难道不怕君前失仪,获罪受罚吗?”
御史负责维持朝政的秩序,一旦发现有人失仪,就可治罪,这是他们的权利。
但是李毅并不惧怕,站在原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