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6章 开钱庄发钞票一本万利  高衙内新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百姓谋十倍之利。因此官家圣明,前已饬令弛行铜禁,将此利收为国有。如此一来,百姓可向官府购置铜器,也就无需销钱为铜,这钱荒岂非便无存了?”自以为自己这番对答连消带打,张商英甚为得意。

高强心中暗笑,心说解除铜禁是我提出来的,你表什么功?不过张商英如此上道,他乐得顺水推舟:“当日下官借着博览会之机向官家建议解除铜禁,也正是此理。只是铜贵而钱贱,正说明了铜是铜,钱是钱,因此钱引虽然是一介帛纸,却也能载行百货。张中书以为然否?”

张商英还没说话,赵佶已经拍手叫好:“高卿家说的透彻!钱乃铜铸。然而铜贵而钱贱,此一节朕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始知,钱是钱,铜是铜!然则钱引一纸,为何能代铜钱而行?”

高强抖擞精神,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略微解说一遍,听的赵佶摇头晃脑:“原来如此,只需通行无碍,钱引便是钱了。高卿家果然是理财圣手,此一举直有点纸成金之功!”

张商英暗叫不好,被高强这么一路说下去,他必定糟糕,当即反击:“高留守说的天花乱坠,实情未必如此吧?敢问高留守,这钱引如今市价几何?可都符合那引上之价么?”

“并不符合。”高强坦然的叫张商英都难以置信,莫说赵佶了。

“官家,如今在市面上。钱引并非都能换到等量铜钱。低至一贯钱引兑得五百文,高者一贯可兑千文,处处不等。大抵远路商贩。贪图轻省,多愿意得钱引,甚至情愿溢价换取;就臣所知,西北官兵有得钱引者,多有卖于商贩易铜钱者,其间价可百端,不可胜计,眼下已经有商贾专事转卖钱引为生。”当高强得知这个现象的时候,他也大吃一惊,在现代银行发达的情况下。有些人就专门靠帮人贴现票据,赚取贴水为生,没有想到的是,钱引才刚刚出现,就有这等人应运而生了,真不知是古人嗅觉灵敏呢,还是他这个超越时代的钱庄催生了这些金融衍生职业。

赵佶虽然秉性轻佻好享受,却不是个颟顸懵懂的皇帝,历史上这位皇帝甚至曾经和宫女太监们在宫中玩真人强手棋——搞了一条模拟商业街。皇帝练摊,古今罕有。这样的皇帝听见高强谈及钱引发行中的种种趣事,一时间兴味盎然,不住追问,君臣两个一唱一和,将中书侍郎张天觉完全晾在了一边。

说了半天,赵佶才绕了回来:“钱引既已为百姓官吏所信用,更不必擅行废止。张中书以为如何?”

张商英听见皇帝开了金口,晓得大势已去,自然只得唯唯应从。哪知高强还不罢休,又追了一句:“官家圣断即是。这钱引本是一纸而已,之所以能博易财货,背后乃是官家与朝廷信用。信用一节,得之至难,而毁之乃在一朝,倘非扰民恶政,似不宜轻言兴废,否则因小失大,朝廷失信于民,以后其他政令也要步履维艰了。张中书历事三朝,当然深明其中厉害咯?”

张商英暗骂小儿无礼,要你教我怎么做事么?不过眼下失了风头,只得虚与委蛇,不想赵佶却语出惊人:“高卿家,当初朕为你那钱庄题名时,却不料其利国如此。这钱引一事,既是干系重大,臣僚中却又多不明其意,至有妄议兴废之论,甚是可虑,不若一发都交由卿家的钱庄主理,朝廷大臣虽宰臣亦不可妄议,如何?”

高强吓了一跳,心说皇帝的步子迈的好大,这是要直接把我的钱庄升为中央银行么?单从充分发挥他的钱庄作用来说,这样当然最好不过,省得下次再来个不懂行的大臣,又要对钱法指手画脚。但俗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钱币乃是国家重器,汉朝时就因为放开私人铸钱,结果藩国浸强,最终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如今高强的钱庄要是揽了这差事,顷刻间就得成为火炉上的烤肉了。

眼看旁边的张商英就要发挥他的专长,引经据典加以进谏,高强抢在头里请辞不迭:“官家过信,实不敢当!钱货乃是国之重宝,不可出自私门,臣下的钱庄也只是代为发行兑换而已,岂敢擅专?况且,百姓所信者,国家也,非钱庄也,钱引若出自私门,亦只是一张废纸而已!”

这几句话把张商英要说的话都给说了,弄得昔日的御史中丞失去了一个进谏的大好机会,只能随声附和。赵佶这个建议也只是头脑发热,不过宋朝皇帝甚少刚暴之人,即便是赵佶这样的亡国昏君,对于臣子的谏言也大都采取宽宏的态度,前年左正言陈禾进谏说童贯的坏话,这位皇帝不爱听,就想走人,陈禾拉着皇帝的衣服不放,结果把衣服都扯坏了。要按礼法说起来,治个大不敬的罪名也不为过,偏偏这位徽宗皇帝就没当回事,还叫太监把这衣服给挂起来,说是表彰这位直言进谏的大臣!——讽刺的是,饶是如此,对于人家的谏言,这位皇帝照旧是当耳旁风。

不过,进谏的人若是像高强这样的宠臣,那皇帝就不光是宽宏大量了,简直从善如流:“卿家一心为公,上善!”皇帝说出口的话,转眼就收回去了。“既是如此,这钱引从明年起由卿家的钱庄提出预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