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送君老花镜  高衙内新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成大市,皆因近年来应奉局辖下海船益多,杭州府、明州府今宁波不胜其出入,便于此地通商。高相公因此的无名,特名之为上海。”

再向东南一指:“钱塘之南,明州在焉,自古已是鱼米之乡,海舶所汇聚,如今更是蓬勃兴旺,举凡天下万邦所有之物之产,但坐于明州城中便可尽览无疑。休说本朝,即便上追三代,亦无有如此之盛。”

说到这里,燕青的语声已经渐渐高昂起来。他又踏上一步,已经站到了蔡京身前,原本指向上海的左手。和指向明州府的右手,向前一伸,好似怀抱一天明月,大千世界,朗声道:“我大宋海船,从此三府而出,东至东瀛流求,北至高丽女真之地,南至渤泥,向西一路可抵大食,数万里海疆往还,尽我大宋风帆。大宋旗帜所到之处,番邦无不通商纳贡,求通大宋海路;我更与海道要害处建置营垒,置兵守之,西域胡商经过必经我准,如此数十年后,我大宋皇恩当可沐于万里之外,化番邦为我中华之土!”

蔡京听着,已经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却冷笑道:“大宋自有疆土,朝廷之患在于西北,却不是那西极外海之地。”

燕青回过头来,月光下一双眸子闪动着兴奋的光芒:“蔡公相持国柄多年,当知我大宋如今何患!承平日久,人口渐蕃,中国之土有限,若不另求他的,如何营生?地之所出亦有限,以有限之土。养日蕃之人,纵风调雨顺,仅足果腹,况荒年乎?蔡公相可知,前年大旱之际,海道商贾运粮贩于中土,活人无数,我应奉局所记,粳米不下十万石。是以大灾之年,米价仅升近倍,我朝天子不可谓不恤民,士大夫理民不可谓不尽力,可曾有此?”

不待蔡京回答,燕青手指东南方向道:“循此越海数干里,有地流求,方圆二干里之地,其地丰沃,可生五谷甘蔗。若非我大宋海船往来,此地孤悬海外,成又一化外之土尔,焉得为我大宋之土?如今朝议已定殖民此处,彼处多植甘蔗,蔗浆可用黄泥水淋为糖霜,计一夫之力,年可得三十贯,敢问蔡公相,中原既多无产无赖之徒,闻此不往乎?”

蔡京听到这里,已经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地听燕青说话,直到燕青停下来,才道:“应奉局以船队,通海外万邦,老夫已于博览会见之,此事委之一使臣已足,但通商尔,有何特出之处?未免小题大做!”

燕青哑然失笑,摇头道:“公相既这般说,便权作如是了。”他走到蔡京身前,半弓着身子,沉声道:“公相,下官此次回来,高相公托我带一句话给公相。”

说着,不待蔡京如何,长身一揖道:“我高强,受公相提拔之恩,婚姻之厚,不敢一日或忘。今告公相,我入中枢,内则理天下之财,外则治五国之兵。公相若有意林泉,优游度日,高强竭力趋奉,身担蔡氏一门富贵,不敢有丝毫懈怠;若公相欲自出,则以此物赠公相,俾可为资。”说着,怀中取出一卷纸来,双手奉上

蔡京双眉一轩。那细长的眼睛中精光暴射,哪里有半分衰老目昏的样子?他接过那卷纸来,展开看了,忽地两手抖了起来,越抖越甚,竟至于眉毛都发抖起来,终于将那一卷纸用力掷在地上,喝道:“高强小儿,欺我太甚!”

那卷纸落到地上,散了开来,只见上首落着“效忠书”三个大字,落款:宋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