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0章 软硬兼施取燕京  高衙内新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军为先锋,否则便请衙内取了小人这统制令旗去罢!”

诸将一时哄笑,史进这才醒悟,情急之下忘了身在中军大帐,直接就管高强叫衙内了。他乃是纯粹的武人出身,不善言辞,当下窘住了,也不知如何应对,站在那里只顾挠头。高强当然不会和老部下这般计较,笑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岂会任凭史大郎投闲置散?”一壁说,一壁便命参议司诸官将写就的进兵卷轴交于诸将开阅。倘有什么疑虑,当堂便可提出——所谓锦囊妙计这一套把戏,听上去神乎其神,实际上是对部下能力的贬低和不信任,虽然有其提升执行力的优势。然而代价却是让无数人的力量被一个人的头脑所驱使,无疑是一种极端精英政治的做法。儒生们崇尚以文制武,因此才把锦囊视为文人帅臣控制军队的不二良方,高强可不玩那一套。

史进抢先拆开看了,但见第一条就是“前军于十二月望日拔营,行至涿州境上。一旦进兵令下,为全军先锋,先取良乡,后渡卢沟河,限七日必至燕京城下。”识字虽然不算太多,全军先锋几个字总是认得的。当下九纹龙笑得嘴巴都合不拢,要紧向高强道谢,拍着胸脯叫嚣“从涿州州境到燕京城下,不过百里,中间险关惟有卢沟河一处,良乡城卑小全不堪守,小人三日便至燕京城下,相公只听好音便是。”

高强心中暗喜,史进随口就说出涿州到燕京的里程,以及途中的险关,足见平时下了功夫。心中虽如此想,却不可任他这样骄兵出征,正色道:“自古兵者多变诈,那契丹自唐时与我中国战,南朝北朝分庭抗礼,今虽遭逢末世,犹不可轻敌。尔部既为全军先锋,种种安民转饷等事亦不须你操心,但若是前路被阻,七日不得到燕京城下,莫怪我军法无情!”

史进见高强说得郑重,便收起了轻狂之态,昂然道:“相公既然将此重任交托小将,那是无上的荣耀。倘若七日真不能到燕京城下时,不必相公取我首级,小将自己便将这颗陆阳魁首取下,以正我常胜军军法!”

壮士慷慨,委实叫人动容,高强亦知响鼓不用重锤的道理,当下一击手掌,喝道:“说得好!只是此番出兵,燕地辽兵最多不过三万,在我当面之敌亦只两万,我兵共计十四万,那是泰山压顶之势,只须戒骄戒躁,焉有不胜之理?你若能首入燕京,本相一力保举,送你一镇节度又何妨!”

对于武将来说,建节乃是无上光荣,武将生涯的巅峰,史进自入常胜军中,至今也不过五六年,竟然就有机会触及这个顶点,怎不到他心动神驰?当即大声谢过,一派自信满满。

不想高强此言一出,一旁恼了一员将,只听他一声冷笑,出列道:“相公命我沿卢沟河入潞水,取潞县已绝燕京东路,窃以为一偏将,两千士卒足矣,只须将保信间河道疏浚开,以水师载运军士粮饷一路北上,辽兵并无水师之制,怎可抵挡?小将斗胆,敢请相公一道令,并海船称足,愿率本部由海道直取秦皇岛登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榆关,将东路一举切断,方显我的手段!”众人视之,乃是帐中年纪最轻的大将,左军统制李孝忠是也。

他所说的这条计,参议司也曾经有人提出过,但众人再三商议之下,终觉得过于行险,海上风波难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那目标榆关乃是辽国最为坚固的关城之一,一旦突袭不果,顿兵坚城之下,到那时进退两难,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孝忠,我知你素来好用奇兵,然而海道运兵不易,你军中战士二万,余众六千,战马驮畜不下五千,一日所用粮草便难以计算,倘若皆由海道运送,一旦中途出了什么岔子,这后果你亦明知。现今辽国势衰,我由大道以堂堂之师进兵,自无不克之理。”

李孝忠笑道:“相公所言,乃是兵法正道,然而兵法自来以正兵合,以奇兵胜,若不出奇,怎能大胜?相公又说,而今全军伐燕,可不是单单取燕就足矣,要尽快安定燕的民心,以便稳固塞上形势,倘不胜他一仗漂亮的,怎能镇服燕民?以小人之见,若不是我军骑兵太少,无法昼夜奔袭,否则不但要取榆关平州,甚或可将居庸关、虎北口、松亭关也一并占据,成一关门打狗之势,令那契丹兵马内外不得相顾,我分兵击之,则燕地八州旬月可下,岂不胜似这般迁延时日!而今有海道之便,足抵二万骑兵有余,相公计请速发!”

见他说得这般斩截,高强也拿不定主意了。虽说他是主帅不假,不过说到冷兵器时代的战事,他自家知道乃是名副其实的半桶水,就算招安梁山有功,真正刀兵相接也没多大规模。而李孝忠自入军中以来,虽然年纪甚轻,到今年也才满弱冠。但历次演习时深得兵家诡道之理,诸将俱都钦服。他这般坚持,显然把握极大,高强也不好用主帅的权威去压他。

好在帐中另有军事方面的专家,高强把身子略侧过去,向一旁坐着的全军都统制种师道问道:“种帅,你意下如何?”

种师道捻须沉思半晌,方向高强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李统制善能用兵,既然甘愿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