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5章 善谋国者先谋身  高衙内新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百年之安,又全我中国与契丹盟誓之义,真可谓王者之师也!”这等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听上去也不那么难办到,赵佶一时间颇有些心痒难搔。

童贯见势不妙,忙又出班道:“陛下,叶相公曾两度使北,诚知虏中虚实。奈何臣念北虏素来凶狡,神考时趁我中国一时之危,便来索关南之地,后竟增岁币二十万乃止,足见其枭桅之心。今虽云固盟,特以其国势艰难。权宜之计尔,一旦侥幸得存,缓得元气,岂不又要生叵测之心?莫若灭了他国,断根为上。”

这话听来,却又有理。赵佶本是耳朵根子软的,此时竟没了主意。

正踌躇间,见枢密使高强立在一旁并不说话,心中倒有些诧异,便道:

“高小爱卿,平燕之策系卿首建。卒成大功,谅来卿家对于北事若掌上观文,何以不发一言?”高强见点到了自己,要紧出班打拱道:“陛下,臣固有欲言,然而正思谢罪之事,故不敢发。”

赵佶见说谢罪言语,越发奇怪,忙问端详。

高强故意看了一眼童贯。见童贯神色如常不为所动,方向赵佶作惶恐状:“陛下容禀,方臣奉旨北上收取燕云之时,系以盟约新定之名义,交割燕云等州,顾燕地有辽人不服,方动刀兵以备万一而已。幸赖陛下洪福,祖宗威灵,燕地臣僚献城纳款,足见我兵师出有名,人心所向。乃其后兵出居庸以招谕牧民各种落,不期与契丹云中留守萧乙薛军相逢于道路,臣下贪功侥幸,不解陛下出兵之圣意所在,擅动兵戈,险些失信于敌国,幸得彼军隐忍退让,方始幸免铸成大错,此臣将以谢罪之事。”

此论一出,童贯的脸色难看之极,高强这一手唤作以退为进,端地是耍得漂亮,叫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倘若认定了当时还是要和契丹盟好,那么追究起来,其实真正贪功侥幸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童贯那一路兵,这下倒霉的可不止一两个人,整个西军都得来个大地震,若是被高强有心利用的话,将他童贯在西军中的势力连根拔起都有可能;倘若否认了此节,又等于是当面扇了官家的耳光,兼扇了自己的耳光,当初出兵之时,那朝旨上可是白纸黑字,写着依照盟约收取燕云的,你敢说官家的不是?

一时间童贯那张老脸拉得贼长,是红一阵白一阵,更不知如何是好。

这出兵交战的详细情形,赵佶自然是无从得知的,否则历代哪有那么多希功冒赏之事?信息不对称,原本就是皇帝和大臣之间最大的分别。而今见高强说的诚恳,说起来也不过是其部下武将作错了点小事而已,自来大宋朝轻贱武人,以为武人既然不读书,不识圣贤之道,大义之所在,那也是难免的,临阵作些出格之事,哪里就能怪到统兵帅臣的头上?而高强殷殷以其事为憾,亦足见其不匿部下之短,而对朝廷之忠心了。

有思及此,赵佶心中不恼反喜,笑道:“卿家为国立功,些许微瑕,何足挂齿?譬如朕这块美玉,通体晶莹通透,却有一丝红纹,朕不以为憾,反以为喜也。”一面说,一面提起腰间那块玉来,示意群臣。

群臣见皇帝在那里发议论,自然要捧臭脚,大家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登即纷纷引经据典,称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理。高强正在那里谢恩,高俅自是老辣,忽地出班道:“承陛下以美玉方之小儿,何以当之?臣斗胆请陛下将此玉赐以小儿,俾令小二朝夕得睹,思及陛下爱人恤臣等情,日后更求时时精进,日夜琢磨,终成大器。”

古人以美玉譬喻君子,素来以为人之修德,当如美玉一般,故而有“洵洵君子,温凉如玉”之语。高俅这么一说,赵佶也觉得有理,索性便解了那方玉下来,命中官持了下丹墀去,赐予高强佩带。

高强暗叫老爹厉害,不愧是大宋头号球星,这门前捕捉机会的嗅觉当真了得!忙双手高举过头,将那方玉接过戴上了,而后憋了一口气,硬是憋得两眼通红,好似有泪一般,谢恩时语声都有些哽咽了。

君臣一番酬答做作,这事就算是揭过了,童贯看看高强,心说算你本事!此事若是就此作罢,其实对他这个始作俑者才是好处最多,起码如此一来,童贯所率西军这希功贪赏的罪名基本上就没人会再追究了。

童贯一力主张对辽开战,其实也是担了这份心事。倘若宋辽和好如初,辽国在淡判时多半要拿这件事出来,就算不能追究大宋背信的责任,好歹也是谈判时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这疖子若是等到那个时候才出脓,惹得赵佶震怒的话,童贯多半要吃不了兜着走,而若是两国交恶,这事自然也就无关大局了,横竖是要打的,杀些辽兵算什么过错?无过有功咧!

现今这般揭过了,虽然祸根未除,童贯却也不必担心高强抓着这件事来和他为难了。自知这也算是高强向他示好的一个表现,童贯亦是老辣之辈。当下闷声大发财,先行受落了,只当是高强抢了他入燕京的功劳,以此赔礼罢了。

见童贯默不作声,高强要紧顺风行船,向赵佶道:“陛下。适才童大王说道联金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