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0章 端门曾上辽东对  高衙内新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臣前被御史交章奏劾,本当避位,然臣身虽微,有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高强一开场,先是捧了御史台一把,毕竟这个机构是祖宗家法所定,也是必须有的监察机关,现今它站到了自己的反对面,只能说是官僚系统内部无法避免的腐败而已。

话锋一转,却不说宗泽诸罪,开始说辽东之事:“辽东一地,论者或以为孤悬海外,得之无益中国,失之亦无多损,故而轻之,而以一二臣僚之明正典刑为重。然臣掌北事多年,深知其利害所在,今请为陛下论之。”

“辽东一地,西则边辽,北则女真,东则隔海望高丽、日本。辽国若得之,可扼女真;女真若得之,可制契丹;高丽若得辽东,可与此二国鼎足为三,反侧国朝与此二国间,不百年遂成又一西夏也!敌之所重者,乃我之必取,此辽东之所以重于中国者也!”

高强说到这里,眼睛一弹张克公、石公弼等人,这几人自然是“身怀正气”,见这位当朝奸佞死期将至犹不醒悟,眼中俱怀怜悯之色。高强心下暗笑,复向赵佶道:“论者或以为辽东孤悬海外,粮饷馈输不易,倘若胜兵在此,或为中国患。此论之谬者,在于不识海运之效也,今臣试为陛下计之。”

说到算帐,那就是高强的所长了,这条路上的买卖他作了将近十年,赚不赚钱他还不知道?只是算物流费的话,那真是小菜一碟了。当下便以江南粮米运往辽东和运往京城为例,计算其船只造价、人工费用、海港与运河维护费用,一算之下,河运的成本居然比海运高出一倍不止!

当大宋朝尚未收复燕云之时,大规模的海运对于官府来说并无必需之处,朝廷最需要保证的补给的就是从东南往西北边疆这条线。因此虽然民间的海运已经日间蓬勃,但朝堂上对于此道精通的大臣也并不多,确切地说,能在这个问题上和高强掰掰手腕的只有燕青一个人而已……

赵佶听到此处,已是喜欢,笑道:“卿家真知北边利害者也!始臣僚言北事时,且不论辽东,并燕云之粮饷转输咸以为忧,今若如卿家所言,可循海道为之,亦不须自京城馈运,真国家之幸也!”

官家金口一开,张克公等大臣立时就觉得气氛不对了,难道上意并不是要把高强打入冷宫的吗?苦于高强今日之对,原出于赵佶日前授意,他们虽然满肚子的话,也不能出来打断高强的奏对,只能等到他说完了。

高强当即拍了赵佶两句小小马屁,又道:“且辽东之地,虽云北地,计其雨水,亦只与燕云相等,惟北面无山峦阻滞,故而风沙甚大;然计其盐铁山泽之利,又不下于燕云,诚能有循吏导之生产,孰云不能自给,而必须中国馈粮?”

毛注在殿旁越听越恼,当下也顾不得殿上的体面了,即时出班道:“高相公大言炎炎,借以混淆视听,为何不说宗泽之罪?”

高强冷笑道:“毛御史不必催促,本相适要说及。”他转过身来,陡地提高了嗓门,向赵佶道:“陛下,辽东之于我大宋,实有泰山之重,不次于燕云二京,今宗泽实无罪,而台谏妄议其事,臣以为过矣。虽祖宗有家法,不杀言事大臣,然臣以为朝中台谏若有人不识大体,不顾国家大计,而妄议大臣是非,则亦沮任事者之锐气。昔日范文正公有言,为臣者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臣以为至论,请即令台谏对质,若论公罪不直者,请以论者抵罪!”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参劾旁人公事有误者,若是不实,就要以其所参之罪状罪之?高强此言,乃是在挑战大宋朝奉为根本的这一条祖宗家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