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4章 座上宾翻阶下囚  高衙内新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纵使我等百计筹谋,终究不明金人之心,他累世受契丹压迫,奋起相抗,人皆有死战之心,故能以小击大,以弱胜强。而今我大宋与契丹为盟,勒令他不得攻打契丹,想来金人心目中亦是将我大宋当作与契丹一丘之貉,怎肯轻易降服?看来还是要再战几场。杀得他心寒了,边疆方定。可恼契丹,虽吃了金国许多羞辱,却连报仇也不敢,只顾坐看我大宋与金国相拼,煞是可恶,枉费我苦心孤诣,存他国祚!”

张所听罢,侧头想了想,忽道:“如此说来,我大宋与金国仍要大战,若能唆动契丹与我朝一同出兵,纵使兵少,亦不失臂助。日间相公说及会之在辽国之事。曾言那上京耶律大石屡有意出兵夹攻,其后得知辽东粗安,又有意与我家相约今秋共灭金国,此人倒是契丹中仇金最力者,不妨与之联结,策动他出兵相助。”

高强摇了摇头道:“耶律大石独力难支,若要契丹出兵,还得秦桧多下些功夫,说动契丹才好,只是秦桧办事不力,若是五月时仍不得定计夹攻,秋日如何出的兵?仍旧是我家独自与契丹为战的局面。”

想起秦桧的奏报。高强犹有恨意,却听张所笑道:“相公这却有些拘泥了,岂不闻日间郭太尉所说,金国旬月间必当出兵于外,不攻契丹,便攻高丽?契丹不必说。那高丽闻说与金国多年相争,彼此结下深仇。倘若又遭金国侵攻,多半也要联结我大宋,同灭金国。以我之见,相公只须在辽东按兵养威,待金国出兵之后相机而动便可,不论金国取哪一国,皆是为我大宋添了一条臂膀。”

高强眉毛一跳,心中大喜,起身捉着张所的手笑道:“公亮高论,令我顿开茅塞!只可惜你新入台谏,我又是被台谏参劾出外,否则将你调了来我幕中作个参议,岂不是好?”好容易在御史台里楔进了一根钉子,高强也舍不得就这么把张所给弄出来。

张所对于高强,与别人又是不同,他家境贫寒,若不是高强在青州时赞助州学,便连书也读不起,等如是再造之恩,心中怎不感佩?至于后来金榜题名,连升数级,一年多就做到了台谏官,旁人或许要深怀知遇之恩,在他心中却还不及当日读书时的一笔一墨。如今见高强用其谋,又深表器重,心里并无半点得意之情,反以能报答高强的恩德为荣,正色道:“相公谋干多少大事,国之重臣,小人只是今日一得之愚,怎敢以之久事相公?只求能报答相公大恩于万一,足为幸事矣!”

高强心中却从来没将自己赞助青州州学当作一回事,见张所引为大恩,一时颇为感动。有道是有比较才有鉴别,把现今张所的言行,与后世某些大学生相比,高下何止霄壤,那帮家伙,是连助学贷款都能赖掉不还,把助学金拿去买手机跟谈恋爱,干出这样的事来,也丝毫不会觉得羞耻的!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今人真真没有任何资格去嘲笑古人。

当下宽慰了张所几句,勉励他在朝中好生做官,效法范仲淹一样,立志为国家之良相。这却不须高强说,张所本就胸怀大志,颇有“先天下之忧而忧”之风,高强以范仲淹为比,正合他的心意。送别之际,高强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不由得一阵快慰:“宗泽,张所,张叔夜,一个个在历史上不得发挥才能的贤才,如今都走上了康庄大道,只须他们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我也好放手回家享福了!”

次日,高强便即升帐,命参议司即时着手拟订方略,准备举全辽之兵进攻金国,最低限度也要拿下包括黄龙府在内的辽国东京道故地,至于能否得到辽国和高丽的协助,亦另拟几套方略备选。至于诸将,则立刻分赴各地,调集辽东原有兵力,赴辽东各处整训成军,待命而进。内中却将花荣和徐宁二将留了下来,开州业已编成的四厢新军便交由这两将统领,其原部则交给史文恭和栾廷玉。

花荣和徐宁原先都是朝廷将官,对于朝廷的忠心程度更甚于史文恭和栾廷玉,高强要逐步削弱辽东诸将的私有兵权,便从他二人着手。至于史文恭和栾廷玉,这两人地位本在花荣之下,如今取代了花荣的位置,也暂时满足了他们的心意,当下四人都欢天喜地,各自领命去了。

郭药师在一旁见了。心里却有些发毛,这等从乱世中厮杀出来的将领。身上都有些军阀脾气,手下的兵是越多越好,削一个都跟要他命一样。如今高强不动声色,一道令就将辽东汉军一半换了主将,又募兵建立新军,大有一手掌握辽东大权的势头。他素来受高强的指挥,自不敢存什么异心,只是想到高强一旦离了辽东,换个中原的官来宣抚。若是再要削他的兵权,这可如何是好?

高强既然有心收兵权,便早已一一针对诸将作了安排,四员汉将本出自己麾下,还好摆布。只是这郭药师和大忭两人都是外族,不明大宋的政策,所部又都是渤海和女真、契丹等族人,倘若有什么不安,却不是头。

当下鉴貌辨色,已知郭药师心中摇动,瞥眼见大忭神色如常,高强心中已有定计。此时用人之际,不好妄动辽东诸将的事权,再者番汉诸军相互制约,只须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