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表现,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表演。为了能连任,这帮人把哗众取宠,偷换概念的手段用到极致。鲍德温方才的回答完全能够应对国王的垂询,面对下议院的时候就根本不够看。
好在下议院质询是后天的事情,鲍德温决定这两天还是先尽可能的放松一下。上战场的时候越轻松越能更有效的生存下来。
然而鲍德温却没想到,此时的巴黎广播电台正在对约瑟夫·霞飞元帅进行采访。主持人首先将白天英国记者提出的问题讲述一遍,这才问道:“霞飞元帅,您认为在欧洲大战中,中国华工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霞飞元帅当然知道为什么会被采访,老头子虽然不喜欢中国人,但是更不喜欢英国。至于当下中法合作的局面,老头子其实很认同。听完记者的问题,霞飞元帅答道:“就我对战争的观察,德国是被联军消耗殆尽的。根据我们缴获的德国文件显示,鲁登道夫发动皇帝攻势前,曾经向他的后勤部长提出了物资与人力的需求……”
电台主持人虽然会提前向霞飞元帅讲述一下采访的大概内容,但是别说是小小的主持人,便是巴黎广播电台的所有人也不敢要求霞飞元帅说什么。所以主持人其实是有些担心霞飞元帅完全不配合。
此时听霞飞元帅居然讲起了民众并不知道的事情,也非常好奇。而家里有广播的巴黎市民,以及能够听到广播的巴黎市民同样兴致勃勃的听着。
霞飞元帅继续说道:“德国军需总监用文件答复,德国的生产能力只能满足皇帝攻势所需的物资弹药的30%。鲁登道夫随即用文件怒斥了德国军需总监。而德国军需总监也直接予以纸面回答,如果鲁登道夫阁下认为在下不称职的话,可以立刻下令枪毙在下。”
皇帝攻势是德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由于采取了十分先进的战术,德军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堑壕战中想都不敢想的成功,接连打穿了英法联军的战线,逼得英法联军不断后退。以至于当德军距离巴黎几十公里的时候,法国国内震动。
此时听霞飞元帅解释,法国民众才知道,原来当时的德军乃是强弩之末,只有发动最后一击的能力,却没有通过最后一击赢得战争的可能。
讲述完过往,霞飞元帅继续说道:“决定战争的是后勤,就从战争的结果来看,一名华工为战争起到的贡献,大概能够顶得上100个英国……嗯,至少50个英国兵……”
在巴黎听广播的可不只是有巴黎市民,此时全欧洲各国都有记者在巴黎。英国记者正在与其他几个国家的记者一起坐在旅馆的沙龙里听着广播,喝着饮料。听法国霞飞元帅说‘一个华工顶得上50个英国兵’,不少记者们哄笑起来。
英国记者当然知道法国佬是什么心思,不就是在报复英国方面的挑拨离间么!这种回答的确把英国记者气的够呛,一个华工的贡献顶得上50个英国兵,这明显是对英国的侮辱。
在其他国家记者幸灾乐祸的眼神中,英国记者们气呼呼站起身离开了。他们不是逃走,而是立刻将此事发回伦敦,并且开始准备反驳的内容。
在英国记者的背后,广播中传出霞飞元帅的解释,“英国兵的确很勇猛,但是他们一次冲锋后就会丧失战斗力,甚至战死。而华工冒着枪林弹雨,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为前线的官兵输送物资。或者在后方的工厂与农场里生产前线急需的物资,非常有利的战争。以参与战斗的数量来说,一个华工远胜英国士兵……”
其他记者们又是一阵哄笑。这话从战争角度来看的确没错,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不就是说英国兵就是一次性消耗品么。
2月1日。英国报纸在三个方面开始了反击。在军事领域,英国报纸认为法国忘恩负义,如果没有赢过远征军的支持,法国早就被德国打进巴黎了。
在历史方面,英国指出现在法国的印度支那殖民地就是法国通过战争从中国夺走的。而且在那次战争中,法国还无耻的对南洋水师进行了偷袭。
在经济领域,英国再次强调,法国在对华贸易中始终采取了非常不老实的方法,中国要提防法国采取不诚信的手段。
当天晚上的广播一开始,巴黎广播电台主持人宣布,“今天,我们请到了费迪南·福熙元帅。”
巴黎民众听到这个战争英雄的名字,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而各国记者们看法有些不同,与擅长战役指挥的霞飞元帅不同,费迪南·福熙元帅是一位在战略上有深厚造诣的军事家。这次的采访只怕会比上一次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