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中日两国无论如何”
石原先是皱起眉头,随即眉头舒展,笑了起来。但是笑了片刻,他的笑容又很快消失,最终变得颜色起来,“老师,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日本必然会成为其他地区大国优先打击的对象。”
何锐点点头,“没错。如果日本移动到美国附近,美国必要打击日本。而中国、欧洲必然要全力支持日本对抗美国。如果把日本移动到欧洲,中美要支持日本对抗欧洲。如果日本移动到非洲或者南美,所有不希望日本在非洲或者南美扩张的国家要一起打击日本。所以,让我们回到现实的世界,中日两国不能给域外势力进行离岸平衡的空间。”
石原微微点头。他很清楚,现在日本国内有一批人认为现阶段要利用东亚的合作来发展日本,先让日本变得强大起来。等日本强大之后,就利用已经获得的力量来谋取日本更大的利益。至于该怎么谋取,这批人中的一部分傻瓜们认为,成为某种离岸平衡的角色,有利于日本。
在石原看来,这种想法就傻的不透气。如果日本真强大到那个程度,也得去离岸平衡别国。在东亚让日本自己成为别国离岸平衡的棋子,简直是莫名其妙。
想到这里,石原觉得中日之间在对方国内存在少数官员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确定了思路之后,石原稍稍进行了推演,便笑道:“老师,我们会收到各国严重关切的外交文件。”
何锐倒是很无所谓,淡然答道:“他们若是不严重关切才是很奇怪的事情,毕竟那些国家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
石原觉得在全新的框架下,日本国内的就业压力能够得到极大的缓解。于是提出了下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不知老师对于日本的金融地位有什么看法?”
何锐有些爱莫能助,“东京必然成为日本地区的金融中心。但是上海,广州的金融地位是由其地理因素所决定。这取决于现实的商业需求,不由我们来决定。”
石原还是不死心,就提出了一个假设,“老师迁都的决定我非常赞同。不知道老师如何定位中国的京城?”
“以现在的地理位置来说,京城会是一个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如果想让京城的经济中心地位再次提升,那就得至少40年后,中国的新能源得到突破,黄河恢复成为一条稳定大规模的航道,至少万吨的大船能够从黄河口逆流而上,抵达京城的码头。除此之外,大运河得重新挖出来,万吨大船从京城的黄河码头转入大运河,向南直达长江。两万吨的内河船舶北上抵达北平。在那之前,京城能够利用本地的资源和人口成为轻工业中心,食品加工中心,以及科研技术中心,就是京城以及直隶的上限。”
听到如此冷酷现实的分析,石原也知道没办法为日本争取更多,便不再就这个问题进一步讨论。至少何锐对日本的金融并不苛刻,接受了东京成为东亚一个金融中心的地位。
“老师,我们可以就日本现在国民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需求与中国政府谈判么?”
“我觉得你可以把思路打开一些。今年日本就可以完成700万吨的大米供应量,加上一部分劳务输出人口离开日本,日本国民可以天天吃上大米。我们不会要求日本每年必须进口多少大米,随着日本大米产量的提升,你们的进口量自然会降低。连我们中国都得考虑农产品进口量对国内农民的影响。你要知道,现在法国政府一个劲的表示,他们可以将中南半岛上的大米向我们输出。”
石原微微躬身,“感谢老师对日本的体量。”这份心情不是假装,而是发自内心。石原作为日本共和国的内阁总理,日本农村收入是天大的事情。现阶段想兑现日本共和国政府对公民的承诺,让日本国民都吃得上大米,就必须进口粮食。
随着日本农业产量的增加,就要减少粮食进口。如果日本国内粮食价格因为受到进口粮食的冲击而出现暴跌,农村人口收入暴跌,日本经济就会发生动荡。
想不出问题,就需要非常严肃又细致的管理。其细致度甚至得做到如何锐所说,连日本民众对大米的口感的需求都要考虑进去。关于口感的事情看似有些滑稽,其实非常严肃。譬如,进口的某种大米完全符合日本民众的口味,日本政府就得考虑改种这种大米。这就牵扯非常多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大米在日本能否种植,产量如何。
如果这种大米在日本没办法高产,那么就只能对其进口进行严厉的限制,甚至拒绝这种大米的进口。
这都是当年何锐还在读军校的时候,与石原闲聊,谈起的一些社会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在两人都是军校生的时候,石原虽然觉得这话很对,却也只是知道。当石原当上了日本共和国总理,才发现精细化管理是良好运营经济的基础技能。那真的是一点都不能错。
但粮食进口量越大,均价越低。反之,进口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