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9章 中场会谈(七)  文明破晓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咱们不可能有直接的群众基础。”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推行这么激进的政策么?”于岑这才把话说的更明白些。

李润石很认同于岑的担忧,他解释道:“我们不是应该或者不应该。而是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我们现阶段不全力介入,就没有办法阻止接下来的内战。这件事我们非做不可!”

“主席怎么看?”于岑几乎是本能的问道。

李润石答道:“这就是主席初步的看法。而且主席也给了解释。”

“……愿闻其详。”于岑请教起来。其实于岑听到何锐做的决定,本来也想认同。但是李润石的话里面有“初步”二字,于岑就觉得不能完全放心。何锐很少会让同志们执行初步计划,一般来说,何锐战前的战略就会执行到底。

至于这次为什么会搞初步计划,于岑的看法是,印度人口太多,内部又非常复杂。大罗金仙来了也头痛。何锐虽然能力非凡,但是面对印度也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此事正如于岑所说,李润石的看法也完全相同。而且李润石介绍起到现在为止的印度解放运动。

1920年12月,国大党那格普尔年会通过甘地拟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方案”,从此,“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策略,甘地成为国大党最有权威的精神领袖。

他发动和领导了1920—1922年和1930—1934年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长期为印度民族独立奋斗,曾十多次绝食,三次被捕入狱。在反英不合作运动中身体力行,为抵制洋布亲自手摇纺车织布。为反对英国食盐专卖权,和群众一起自煮食盐。提倡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团结,实行社会改良和妇女、贱民的地位平等,在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威望。因阶级局限性,反对暴力革命,对超出“非暴力”范围的群众斗争采取敌视谴责的态度,以至与英殖民当局妥协。但他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由于甘地为印度独立做出杰出贡献,被印度人民尊为“圣雄”和国父。

但何锐对此的看法可就有点刻薄。李润石转述何锐看法的时候也颇为认同,“非暴力不合作,目的是提高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成本。国大党的选择也是为了能够与地方势力全面合作。与其说非暴力不合作,还不如说,国大党试图让印度人民感受到他们还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于岑听得不太明白,却也没有开口,只是摸了根烟点上。

李润石继续介绍,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波及印度。国大党决定开展由甘地倡议的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1929年国大党拉合尔年会上,提出印度独立要求,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1930年1月,甘地又提出十一点要求,遭总督拒绝后,甘地选定以破坏食盐专营法作为运动的开端。3月12日,他率领78名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前往西海岸,徒步426千米,沿途成群农民随行,4月5日,抵达丹迪海滨,亲自动手煮盐,持续3周。史称食盐进军。当局闻讯后,大肆镇压。5月4日,甘地被捕,全国抵制斗争发展成革命形势。4~6月,在吉大港、白沙瓦和绍拉普尔相继发生反英起义,结果近3万人被捕。

1931年3月5日签订甘地-欧文协定(又称德里协定),双方妥协,国大党同意停止运动。

等李润石讲完这个流程,于岑有点明白了,却觉得很好笑,“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真的弱到了这个程度么?这么简单的经济波动就可以让英国有这么大的反应?”

李润石解释道:“在中国古代,贩卖私盐可以砍头。在我们湖南,湘军时代,盐税可是重要的国家资金来源。国大党的行动,让英国感受到了国大党有可能建成一个新的经济体系,这才是英国最畏惧的事情。”

于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因为英国在印度的军事力量十分脆弱,所以于岑自己是真的不太好对当下局面做出准确的判断。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