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陆军将远离后勤补给线的中国军队包围歼灭……”
麦克阿瑟并不觉得这个战役一定能赢,毕竟现阶段还远没到决定性一击的时候。甚至中国军队会不会发动试探性进攻尚未可知。但麦克阿瑟认为英美空军现阶段靠着数量优势,并不落下风。如果想给与中国重创,当下是最好的机会。
在中国京城,政治局会议上的何锐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高兴,但心里面的确很开心。罗斯福个人能力很出色,而且在打顺风仗的时候充分表现出了身为政治家的能力。
历史上罗斯福在全球治理上的思路的确给何锐提供了不少经验,所以何锐并不想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模样。既然不准备嘲讽,何锐就严肃的对此次会议的书记说道:“以我个人名义给美国那边发去唁电,表达一下对罗斯福夫人的问候。”
同志们愣住了。罗斯福虽然在中美和解的时候出过力,不过那时候当总统的是胡佛。而罗斯福上台后,由于中法选择了实质结盟,中美关系很普通。这么一份唁电有可能会被美国方面视为嘲讽。
但何锐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同志们也只能不吭声。大家把注意力放到了接下来拿到的资料上。这是关于美国新任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的资料。
何锐与与同志们一起读着,“亨利·阿加德·华莱士,艾奥瓦州立学院毕业。1924年起为农业报纸编辑和主笔。后成为农业专家,曾做过高产玉米品种实验,结果在植物遗传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后来他从事杂交玉米的生意,获得高额的利润。
1928年参加民主党,1933~1940年任美国罗斯福政府农业部长,参与实施“新政”法律特别是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以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土壤,贮备储备量和控制生产……”
读到这里,何锐忍不住笑了。叹道:“原来也是一位穗宗。”
李润石坐在何锐身边,听何锐说了“穗宗”,忍不住问道:“怎么写这两个字?”
何锐提笔谢完,同样以文字出名的李润石看完,忍不住笑了笑。因为在文件记载中有一段,一位同事曾这样描述亨利·华莱士:“他总是去响应那些同僚听不到的召唤。”华莱士确实感觉到有一种使命在呼唤他:这位艾奥瓦州出生的前农业部长的儿子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让玉米种植者拥有一个安全的世界。”
如此人物,对玉米这么有感情。称为“穗宗”也不是乱叫。
华莱士的从政道路并不顺利,他并非政客出身,导致民主党内部强烈反对他的当选,但罗斯福还是在1941年力挺华莱士出任副总统。
在当副总统的时候,华莱士对于美苏合作有非常强的意愿。以至于被民主党内坚定反共的参议员杜鲁门抨击为“斯大林主义的走狗”。
如果不是罗斯福意外死亡,华莱士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继任总统。
李润石答道:“这个人明显不可能掌握真正的权力。”
总理吴有平补充了一句,“华莱士无法团结罗斯福内阁,在1944年的选举中很可能连提名人都拿不到。”
李润石与吴有平做出这样的评价后,政治局的同志们已经不愿意再提出其他看法。大家看完资料后,并不讨厌这位“穗宗”。不过同志们都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华莱士总统这履历,放在中国只怕也就是个地级市的粮食局局长。运气好点,能去省里的粮食厅当个副厅级干部。这就是华莱士在中国的极限。这样的家伙的确没有讨论的价值。
何锐对华莱士没啥印象,此时自然与同志们的看法相同。但何锐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美国上层都不肯来背锅,华莱士会不会成为那个出来扛责任的人?毕竟现在距离美国1944年大选还有15个月。”
美国大选四年一次,不论外面怎么乱,大选会持续进行。一般来说,大学都是11月中旬进行。1944年大选大概是11月17日,总统就职是1945年初。即便华莱士总统没有通过党内初选,但是这个人的确是非常好的背锅侠。
听了何锐的看法,政治局的同志们都不吭声。从他们年轻时代开始,就没见过中国领导层内出现过背锅侠。至于大家走上领导岗位后,见识到各种破事,那都是比较低级别的层级。其经验完全不足以让大家理解美国总统级别的背锅侠要怎么当。
何锐也只是有感而发。如果现在的副总统是杜鲁门,何锐就不会对杜鲁门的决定有任何的误解。最后何锐表示,此事先观察者。这个通情达理的看法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认同。
不等同志们完全轻松下来,何锐讲述了军委的决定,“我军将在加拿大……在美洲本土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上发动一次试探性进攻,以确定当下我军的战斗力能否在平原地区实现大规模战役。”
同志们很少听何锐将战争说的如此模糊,都有些讶异。何锐则继续解释道:“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