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下江南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声大噪。

与此同时,李云泽的出行队伍已经离开了京城。

有了前一次的天津卫之旅,这次再度出京遭遇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实际上李云泽能轻松打破大明上百年的规则,没什么阻力的出京,主要原因在于没人拦他。

紫禁城内的长辈,只有一个老好人的嫂子。

她秉行着不干政的原则,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说一个字。

朝堂上,曾经的大佬们基本上都被九千岁给咬死咬残。

像是以刚烈著称的杨涟,左光斗等人若是还活着,肯定会拦在城门口宁死不让路。

之后的大佬们,又被李云泽借着九千岁倒台的机会给清理了一遍。

孙承宗等人被派往外地,他们送来劝说李云泽的奏章,都被直接‘留中’,全当是没看到。

剩下的温体仁等人,不是明哲保身就是阿谀奉承,谁敢带头来拦皇帝?

没有了大佬组织带头,小鱼小虾们的动作都可以忽略不计。

徐光启,李国普留守内阁处置国政。

曹化淳,骆思恭留守京城巡查不法。

赵率教,卢象升率虎贲五营京城卫戍。

除非皇太极立刻就打过来,否则内外皆安。

龙骧军主将曹文诏,率剩下的三个营护驾南行。

这次李云泽的目的地,是江南。

与某个只为排场玩乐的辫子皇帝下江南不同,李云泽下江南是为了江南百姓。

历史上七月份的时候,江南遭遇台风袭击。建筑损毁无数,民众死伤数万,灾后更是导致了大规模的瘟疫与混乱。

李云泽来救灾,而且还要顺势整顿江南。

因为没带皇妃宫女太监什么的,行军的速度很快。

上午从朝阳门出发,晚饭之前就已经抵达了通州。

到了第二天下午,就来到了武清。

武清也称河西务,乃是大运河上七座钞关之一。

大运河是大明最重要的商品来往干线,每日里南来北往的各式船只犹如过江之鲫。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流淌着银两的大河。

大明全国总共有八座收钱的钞关,除了九江关之外,其他七座全部都在大运河上。

来到武清这里,李云泽当即策马带人来到了钞关。

他没穿龙袍,也没有打出大纛。来到钞关的时候,守关的太监还以为是哪个入京述职的将领。

“参将以上每人一两,参将以下每人二两,货钱不计。”

抬起马鞭阻止想要呵斥的王承恩,随即询问“这武清钞关的过关价是怎么算的?”

守官的太监坐在椅子上,手里端着茶碗懒洋洋的看着李云泽“你是几品武官呐?”

“在下龙骧军第三营都司。”李云泽随口编了个身份“听你所说,武官要缴钱,文官不用缴?”

“你要是龙骧军曹总兵,那你也不用缴钱,过多少货都行,只要给咱家意思意思即可。”

那太监嚼了嚼嘴里的茶叶,再吐在地上“可你一个小小的都司,那就每人二两银子一文不能少。至于说文官,老爷们可都是免税的。麻溜的赶紧交钱,爷还要回宅子里享用。”

都司乃营官,已然是正四品的中阶武将。

可在太监的口中,不比那些把总们强多少。

“原来如此。”

笑容满面的李云泽,示意一旁早已经气的发抖的王承恩“让他把那个茶碗给吃了。”

王承恩此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这就是全天下太监们的老祖宗了。

在皇帝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王承恩当即下马跑过去,抬手就是一个大比兜扇过去“小畜生,活腻了你!”

太监被打蒙了,愣愣的捂着脸看着王承恩。

他是魏忠贤时期花钱找门路外放到这武清钞关的,压根就不认识一直在信王府做事的王承恩。

守钞关的太监与税吏们急忙围拢过来,而随行护驾的曹文诏等人当即拔刀前冲。

百余骑兵拔刀围拢过来的威势,吓的钞关众人不知所措。

这还不止,随着曹文诏一声令下,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当即冲出来数百骑兵,呼啦啦的将钞关这里堵的水泄不通。

钞关众人心胆俱裂,他们知道今天这是遇上大事了!

一口气抽了十几个大比兜的王承恩,这才恨恨的吼“瞎了你的狗眼!皇爷在此!”

面色平静的李云泽直接策马入钞关“把账簿都拿过来。”

大队人马入关之后,王承恩抓起桌子上的茶碗“小畜生算你倒霉,别说老祖宗不照顾你,自己把茶碗给啃了,别牵连家里人。”

“老祖宗,您,您是...”

“王承恩!”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