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9章 运气好到爆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没有更多的帆布,双肩书包只能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刘欣雨的目的也达成了大半,至少不用再发愁吃饭问题。

接下来就是抓紧时间把张红霞的衣服给赶出来,再有几天就得去学校上班。

作为老师,哪怕只是代课老师,也得提前去学校做各种开学前的准备。

昨天民勤小学的齐校长亲自来了趟刘欣雨家,一是通知刘欣雨到校的时间是八月二十九日上午九点,二也是要考较一下刘欣雨的实际水平,方便安排刘欣雨的教学工作。

刘欣雨虽然没有当过老师,却带过学生,虽然带的都是成年人,到底也算有一些经验。

齐校长对刘欣雨的表现十分满意,打算让她先带一个学期的二年级,以后看情况再调整,主要教语文,兼教画画。

刘欣雨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下午的时候,齐校长让人给她送来了二年级的语文课本,让她先熟悉熟悉。

刘欣雨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把整本书认认真真地通读了一遍。

这个年代的教材充满了政治色彩,有的课文让刘欣雨觉得既好笑又无语,不过很多的课文三观却是极正的。

认真地看过读过,刘欣雨心里有了底,就把课本先放在一边,拿出张红霞的面料开始裁剪。

王三妹过来学了几天,终究还是没能学会踩缝纫机。

无论刘欣雨怎么教怎么示范,王三妹只要一上机,缝纫机完全不听她使唤,明明应该往前,却总是前后不公,最后线被搅成乱麻,针被弄断了好几根,看得陈招娣直皱眉。

干脆就不让王三妹再学缝纫,只让她帮着刘欣雨给书包收了几天的尾。

陈招娣曾经提过蒋玉珠,刘欣雨也点了头,结果人家刘丽芳不同意。

刘欣雨只能呵呵了。

虽然刘欣雨对刘丽芳不感冒,甚至有些不屑,但是对她的几个儿女与二叔家的堂妹堂弟一视同仁,除了已经不再上学的蒋玉珠,所有孩子包括两个小不点每人一只双肩包。

至于表弟表妹的双肩包会不会被刘丽芳拿去换钱换粮,刘欣雨当然不会去管也管不着。

书包也不是刘欣雨亲自送去蒋家,而是让陈招娣送过去的。

刘欣雨实在受不了白炽灯的黄光和昏暗,听说供销社进了一批日光灯,二话不说就往镇上跑了一趟,给自家的堂屋装上了日光灯。

有了日光灯,就能更好的利用晚上的时间,白天则可以跟着刘厚兴陈招娣或者刘青松进山了。

最近老天似乎知道刘欣雨几乎每天都要进山,隔三差五会在傍晚时分下场雨,导致刘欣雨的运气也好到爆,每次进山就没空过手。

蘑菇捡到手软,野鸡野兔总往刘欣雨面前窜,这天更是猎到了一头小野猪。

干蘑菇已经晒了好大一袋,钱包也越来越鼓。

虽然不能与辛雨时代相提并论,而且也更辛苦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刘欣雨很享受这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

收获满满让刘欣雨的心情好得快要飞起来,连晚上做衣服时缝纫机的声音都觉得悦耳了几分。

花了五个半天和晚上的时间,刘欣雨把张红霞和陈家络的衣服都做了出来,当然还不能算是成品,必须经过试穿才能知道是否合身。

与张红霞约定的试衣时间是九月四日,正好是个星期天,算起来还有十天,不急!

倒是可以利用这几天的空窗期给自己勾一件外套。

勾针和毛线针也是在供销社的大库里淘来的,这两样东西不是积压品更不是残次品,价格当然不便宜,刘欣雨都没敢告诉陈招娣实话。

毕竟毛线针完全可以用竹子自己加工,根本不需要花这个钱,但是刘欣雨是真的很喜欢这套毛线针。

没错,刘欣雨买的是粗细不一成套的毛钱针,花了她十几块钱呢!

结果买回来到现在都没用过,实在没时间织毛线。

用毛线针织毛衣不如用勾针来得快,刘欣雨打算给自己勾一件外套。

线嘛,她也不打算用张洪亮寄给她的毛线,而是用自己染成淡青色的棉线。

刘欣雨很久没用过勾针了,开始用的时候显得有些生疏,甚至还用错了针法,勾出来的小样与自己脑子里想的完全不一样,做了一个晚上的无用功!

看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进山,干脆先不勾了,等明天从山里回来再说。

这是学校开学前最后一次进山,刘欣雨本打算往深处再看看,结果陈招娣坚决反对。

虽然刘欣雨十分轻松地猎了只野猪,谁知道深处会不会有更多更大的野物呢?

刘欣雨到底只是个女孩子,万一有更大更厉害的野物,他们谁也帮不上忙。

好吧,那就不往深处去了。

那就去看看板栗、山楂还有白果的成熟情况吧。

山楂更红了,有那么几颗已经相当饱满,刘欣雨摘了一颗尝了尝,果然已经不那么酸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