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4章姐妹相聚  年代弃妇:靠空间仓库致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儿子能在电站上班,是晴丫头将工作转给了他。他家的馨丫头能在城里上班,还嫁给了城里的干部,也是靠着晴丫头。”

“我听说,他家老三前两年出去打工,其实哪是在外打工,去了城里直接进了晴丫头男人的厂里当学徒。”

米卫国夫妻没关注身后村民们的议论,他走上马路就笑眯眯的和俞晴寒暄一会儿,便让她先开着车回村。

“米叔,米婶,上车挤一挤,一起回村吧。”

米卫国笑眯了眼:“让你婶子上车一起回去,我去河边转转,去看看老根那儿有没有鱼?”

俞晴在米家村生活了二十年,知道他口中的老根就是在河边摆渡船的老头,除了摆渡船,没客人的时候,他便会放鱼网网鱼。

村里谁家馋鱼或谁家来了客人,大家都喜欢去找他买一两条鱼给家里添个菜。

陵江河的鱼是完全野生,河水水质清澈,从河里捞上来的鱼要比鱼塘里养的鱼鲜嫩少腥。

“行,那你早点回来,他那里没鱼也没有关系,我们买了不少肉回来。”

“欸,你们先回去休息,我很快就回来。”

米家村座落在陵江河边上,想吃鱼还是很方便的。

汽车停在村口,一行人下车步行进村。

俞晴牵着大安小安,珠珠和吴华走在前面蹦蹦跳跳的东张西望,似乎对农村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这次带来的礼品全被热情的李小菊和米馨分担了,她们两人四只手都提满了东西。

这些礼品除了送给米卫国一家的,还有几份是送给当年在渡口救过她的那几个人。

多年来,只要她或项一森有机会来米家村,他们都会给这几户人家准备一份礼品,礼轻情谊重。

当年他们不嫌弃原主,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就非常难得。

一点礼物不能还救命之恩,只是略表心意。

米家村地处偏僻,讲真的,十来年没有多少变化,人们还是和以往一样朴素,村子里的房子还是以前老一辈的青砖瓦房,这种建筑有点明清时期的风格。

陵江这一带的农村,大多人家都是修建的这种房子,只有少数家庭困难人家才会用土坯建房。

村民对她要比以前热情,进村一路走来,但凡遇到的人对她都是笑脸相迎,热情的不得了。

大安歪头问她:“妈妈,这些人对你真好。你跟他们很熟吗?”

俞晴笑了笑,牵着孩子们继续往米卫国的家走。

进了米卫家的院子,大安夸张的抹了一把汗,“这个村子里的人对我们太热情了,妈妈,难道农村的人都是这么热情?”

“噗嗤!”吴华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是被他们的热情态度吓着了?”

大安被他的笑声臊得脸红了,瞪他一眼,道:“我才没有呢,我只是心里好奇!”

俞晴忍俊不禁,揉了一下这孩子的头:“相比城里人,农村里一个村子住着确实是要热情的多。”

有些农村人邻居家来了客人,他们还喜欢相邀到自家喝茶吃饭。

同村的人走亲戚,路过村里外嫁女的村子,有的人还会进门去喝口茶或吃顿饭,外嫁女看到同村人也很高兴,一般都会热情的招待。

但是,村里人对她热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本身就热情好客,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现在的身份地位决定的。

对一位说不定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他们就算心里不情愿,面上也会表现的很热情。

村民虽朴实,但也知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个道理。

中午,李小菊做了一桌菜招待大家。

米卫国问了俞晴的近况,得知她过几天又会回省城,心里还是有不舍的。

其他不说,俞晴住在邑城,至少方便两家来往。以后家里有什么事也好找他们夫妻相帮。

自从俞晴搬去省城,他们已经好些年没有跟俞晴送过年礼了,走动就更少了。

亲戚间就是要走动才亲,不走动的亲戚,慢慢就疏远了。

好在,俞晴始终还记得当年那点微薄的恩情,愿意亲近他们家。

饭后,俞晴将另外几份礼物送去了另几家,顺便在这几家坐下随意聊了些家常。

等一圈走下来,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时间不早了,俞晴向米卫国夫妻和有恩的几位村民辞行。

“各位,不要送了,你们在家要保重身体,下次我回来再来看你们。”

四月份的农村没有什么蔬菜,米卫国和几位村民往俞晴的后备箱塞了不少易保存的土豆,和这个时节出产的雪豆。

“晴丫头,没有什么送你的,这些都是自家种的,你不要嫌弃啊。下次有时间叫一森一起再来玩。”

“好,有时间一定来。”

回去的路上,米馨望着路边急速后退的杂草树木,这些说的好听是原始生态,说的难听是偏僻荒凉。

心里感慨,当年她一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