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元昊反了  皇兄宋仁宗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日必为边患。当时,王鬷以为曹玮在危言耸听,便没有当回事,就把曹玮说的抛之脑后了。”

“王鬷,可有此事?”宋仁宗赵祯声色俱厉。

“回官家,十年前的事了,老臣记不清了,应该是没有,我确实是忘了。如果是有,王德用也是事后诸葛亮,小题大做。”王鬷出了一脑门子汗,手脚都在颤抖,隔着宽大的官袍倒是不太明显而已。

“其二,后来李元昊上台之后,闹腾得相当欢快,时任知定州的刘平上书朝廷,说他看到元昊穿的衣服已经僭越,有称帝的嫌疑,大势肯定要反。但上至官家、下至两府,都是不听。”

赵祯一听王德用这话,确实想起有这么档子事,自己当时确实没有在意,以致养虎为患。

“其三,景祐元年(1034年)十二月,时任屯田员外郎的张亢也进呈了一道奏疏,认为元昊杀人成性,边防很是紧急,并纵论西北攻守之计,结果依然是石沉大海!”

王德用的慷慨陈词,让整个朝堂很是肃静、寂静、静得可怕,静得心慌。

“最可气的是,还有郭劝这样的蠢材!”

宋仁宗赵祯一愣,“郭劝,那个延州知州?他怎么了,朕怎么不知道?”

王德用气不打一处来,回头望了望王鬷,“官家可问参知政事王鬷!这才三个月,他应该忘不了这么快!”

王鬷一听这话,扑通一声,直接瘫坐在了地上,捶胸顿首,一句话竟然也说不出了。

赵允初听到前朝的动静,在朝堂后面差点没笑出来,朝堂之上都是国中栋梁,竟然还有此种胆小怕事之人!

“作为朝廷封疆大吏,竟然分不清是非对错,以至于彻底葬送了一个千载难逢之机。”

“元辅,你快说来!到底何事?”

“官家,三个多月前,李元昊的叔父山遇惟亮一直坚持李德明安守藩臣的方略,李元昊打算清算掉这个异己分子。于是,他带着三十多名亲族潜逃至延州,铤而走险,请求郭劝助之。然而,郭劝这厮竟然把送上门来的山遇惟亮给李元昊遣返了回去!”

“那山遇惟亮后来如何?”

“被李元昊射成了刺猬!官家,这个郭劝,是不是该杀?!”王德用近乎出离愤怒。

“蠢到姥姥家的郭大傻!”赵允初心里默默念道,“不过,这赵祯的朝廷也是,李元昊到底在搞什么鬼,整个朝堂居然两眼一抹黑。除了知道党项人的使者没来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未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般情况,这仗怎么打?”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这孟老夫子的金玉良言一点不假。

“竟有如此之事?!王鬷!王德用刚才所言可是实情?”

王鬷跪倒在地,使劲磕头,算是默认。

宋仁宗赵祯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怒狠狠地指着王鬷:“你...你!”

王鬷伏在地上,只是不停抽泣。

赵祯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心情,接着说道:“大家议一议,现在如何是好?”

赵允初一听皇兄这样问话,顿时感到气愤。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打了!

参知政事程琳出列,持笏板上言:“官家,事已至此,管他什么情况,先扑上去揍一顿再说!”

富弼等朝臣也纷纷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

赵祯点了点头。

权知开封府的胥偃突然站出来:“官家,动辄出兵征讨,未免太简单粗暴了。朝廷应该先礼后兵,派人前去问罪,待其理屈词穷而后加兵,这样才师出有名!”

“迂腐,放屁!都这个时候了,还搞这个!”赵允初这回小声骂出声来,惊得梁怀吉连连使眼色。

正在此时,大堂外传来来自鄜延路都钤辖司的八百里急报呈进宫里:李元昊反了!

顿时,朝堂上上至宋仁宗,下至文武百官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前朝议论纷纷之际,一声呐喊却在赵允初的胸中喷发欲出:

“我要去西夏,披坚执锐,射天狼!”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