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往事如烟  皇兄宋仁宗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原本是个粗鄙之人,范公不想让我只是一个武夫,勉励我多读书,《左氏春秋》天天放在床榻之处,不然就是范公所说的: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狄青的嘴皮子也是不错。

听完狄青这么说,范仲淹更是高兴,忙忙劝众人喝酒。虽是劝酒,言语之间也很有儒雅之风。

“范公,现在这延州城内总计有多少官兵?”赵允初禁不住地问道。

“一万八千兵士。我把它们分为六个分队,每队三千人,狄青等日夜操练。西夏李元昊多次进犯我延州,都被狄青带兵勇击退。现在西夏军一听是狄青来了,吓得魂不守舍!”

“范公过奖,都是范公指挥有方、训练有素。现在塞上有民谣流传: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众人大笑,继续畅饮。

古代的酒酒精度数低,赵允初喝多了也倒是不醉。

他望着眼前的这位大儒,脑海中浮现出了许多关于范仲淹年轻时候的事情。

范仲淹的成长经历颇为挫折,他本来是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墉的第五个孩子。

而范墉则在范仲淹出生后的第二年便去世了。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并非范墉的发妻,在孤苦无依之下改嫁于其时在苏州为官的朱文翰为妻。

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

当然,这些也是等到后来他才知道的。

其后,谢氏母子跟着朱文翰漂泊各地做官。

这个继父为人忠厚,后来辞官后为了生计,开始了经商生活。

在宋代,虽然是士农工商的社会,但商人在宋代的地位还是可以的。

但范仲淹喜好学问,个性纯直,并不适应商场之事,朱文瀚就安排他前往长白山醴泉寺攻读学问。

范仲淹知道家中生活不易,便如上文所说,把粥冻成两半,就着野菜吃。

寺中高僧欣赏这位后生,常常与他交流学问,并在生活中接济于他。

这就遭来了寺中小和尚的嫉妒,常常捉弄戏耍于他。

为了避开寺中喧嚣,范仲淹又自觉独学无友,先后两次外出游学。

赵允初想到这儿,觉得古代人确实很休闲自在,想当年李白、杜甫也是辗转当时的大半个中国,看遍了大好河山。

不过,范仲淹在游学的过程中,却经历了关中大旱,看到了官场的腐败虚伪和社会底层的黑暗与苦难。

在这一阶段,范仲淹立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目标。

当时行医在社会上地位并不高,很少以此为志向。

不像现在的医生,特别是临床医生,是被人羡慕的职业。

在封建时代,立下此志向,实在难得。

也可看出他淡泊名利,志在苍生的本心。

谈话间隙,赵允初不禁好奇地问向范仲淹:“听闻范公年轻时说过,不做良相就做良医,可否是事实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