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 给刘如意取字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岁后,便写信前来,征得自己同意,接着动身前往楚地,拜师项羽,学习武艺。

不过这两人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对外开疆拓土的野心极其旺盛。

这还仅仅是农具改良这一方面。

那么再说出大智若愚,倒也像那么回事。

因此陈洛对于自己的那几个儿子的变化,其实颇感惊讶。

只是从他到郢都的那一年多时间里,与项淇早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两人儿时的那些小仇小怨,早就灰飞烟灭,反倒让不打不相识,感情迅速升温。

因此碰上刘如意让自己取字这事,哪怕历史上没有参照,自己也不会露怯。

而刘如意的请求,让陈洛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刘乐那再送来新的信件,告诉自己陈鲁已经答应了。

什么叫真正的“守成之主”啊?

陈鲁在尚未及冠的年纪,便开始改良之前的工艺,显然已经跳出窠臼。

原来自己的儿子居然是靠着技术,吸引到了人家?

自己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刘如意将面前的茶水饮下,打破沉默道:“国相,还有两旬,就到我及冠的日子了。”

若他一开始就名正言顺地继位,或许能省下数年功夫,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甚至还有儿时韩萱的木头人像,那叫一个惟妙惟肖。

根据从楚地而来的墨家商队汇报,陈鲁这些年里,交际能力非但没有改善,反倒越来越“宅”,除了墨家安排的外出宣讲活动之外,连侯府大门都懒得出去。

韩信的回信倒是简单。

在陈直十五岁那年,刘乐写信送来,郑重地和自己讨论起直儿和项淇订婚的事宜。

十一年,弹指就过去了。

虽然陈鲁年龄不大,可基本所有墨家小一辈的弟子,都心悦诚服地尊称他为大师兄。

不过令陈洛感到意外的是,刘乐在大汉二十二年送来的信上提到,淮阴侯的长女韩萱看中了陈鲁,让她阿父主动过来提亲。

听到他这话,陈洛先是一怔,接着心底涌起一股暖意。

毕竟陈洛之前在取字这个领域上属于纯粹的小白,现在即使不算深有研究,但不会闹出笑话,至少他给自己两个儿子取的字,都算得上像模像样。

陈洛的那两个儿子,其中陈直已经及冠,自己给他取字为“正曲”,源自《左传》中“正曲为直,参合为仁”。

要论最适合对外开拓的国君,陈洛觉得刘彻和朱棣各有优势,两人擅长的方面不同。

总之洋洋洒洒写了不少,主要是劝说韩信不要太过干涉晚辈的婚事,这样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容易导致婚姻悲剧,到时候韩信的女儿和自己儿子都成了牺牲品。

虽然当下没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典故,但是陈洛还是能给出相应的解释,《道德经》中有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在刘恒之前,有无数君主使用过“文”这个谥号,但它真正与君主完美契合,甚至因为使用者而增加光彩,他是第一人。

面前坐着的刘如意,在自己这些年的教导下,性格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改观,比起幼时多了稳重,以及对百姓有着关心。

哪怕那些敌人被击败后,选择逃遁与退让,他们并不会就此作罢,而是选择继续进攻,将敌人的立足之地彻底蚕食殆尽。

是不是有人想将自己这个小儿子当成棋子,通过他发布这些成果,借此拿捏住他的命脉,待到未来陈鲁掌控墨家,那人顺理成章当上幕后主使。

相比人人夸赞的直儿,内敛的陈鲁的天赋显露在不经意之处。

朱棣则是亲自上阵,从靖难再到五次北征,像他这样亲自上阵,与敌军征伐的皇帝在历史上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相当罕见,但换成其他皇帝,想要彻底断绝蒙古气运,可没有那么容易。

当初大泽乡举义,率军攻破陈县,自己给自己取字为“江宁”,可谓已经绞尽脑汁,生怕出现什么问题。

待到陈鲁和韩萱结婚后,陈洛在阳夏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了。

此时,刘如意骤然开口说道:“待到我及冠之时,国相可否为我取字?”

有了自己的“字”以后,外人直呼其名,便不礼貌了。

不过这实际上也是表达了陈洛的期望。

只是比起刘恒来说,那倒是差得远了。

于是他修书一封,送去淮阴劝说韩信。

作为他俩的敌人,有且仅有一个下场。

对于这个小儿子,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了,如果未来没有意外的话,那自己会选择把墨家交到陈鲁的手里,让其掌握这支强大而有隐秘的势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