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暗流  刘备重生汉灵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中平七年,三月。

东郡,燕县。

时至春荒,果然如曹操所料,二十万诸侯联军断粮。

兖州太守刘岱找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不肯相借,被刘岱攻灭。

诸侯联军互相争夺粮草,各自离散。

刘岱回郡治昌邑途中,遇上了自青州流窜而来的三十万黄巾军,死于乱军之中,兖州一时大乱。

和诸侯联军对峙三月以来,曹操一直积攒粮草,屠灭封丘士族后,更是获得了大笔钱粮。

得知刘岱身亡,曹操领军出战。

此时,朝廷已经将清剿黄巾的策略改为招抚,曹操派人联络青州黄巾军,许诺军屯,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投降。

曹操选拔其中五万人为精兵,号青州兵,其余青壮划入军屯务农。

随后,曹操以青州兵为前驱,一个月内,攻下了东郡、泰山、山阳、济阴、济北、任城,东平八郡国,将整个兖州收入囊中。

山东诸侯张邈、张超、鲍信、袁遗等皆死于乱军之中,曹操查抄诸侯财产,又收拢精兵数万。

朝廷册封曹操为兖州牧,曹操仍然兼任司空,有举荐典农官之权。

因皇帝陛下的一道旨意,尚书台选用官员再也不看经学,而是考察农学,及典农履历。

士族想入朝为官,曹操这一关是绕不开的,于是各方士族竞相投奔。

曹操除了已经纳入麾下的陈宫、程昱、荀彧,又收拢了刘晔、满宠、吕虔、毛玠、于禁等贤才。

要说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夏侯渊举荐的一位大汉。

这人身高十尺,个头拔群。

夏侯渊言,此大汉乃是那日在封丘追杀荀彧时,为荀彧驾车的御者。

夏侯渊中了这大汉一飞戟,印象深刻,伤势刚刚痊愈,就去战俘营中寻他,果然寻到了。

曹操还记得,当日追杀荀彧时,许褚用倚天剑断了荀彧的轺车车轮,这大汉单手提起的轺车,实乃天生神力,一问才知,这大汉姓典名韦,陈留本地人。

一番考察,典韦人品实在,武艺出众,但不通文墨、武略,曹操于是让典韦跟着许褚,试着做亲卫。

自此,曹操坐拥十万精兵,钱粮充足,威震山东。

……

四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一个月来,因战事耽误了春耕,急需补种作物,曹操将所辖文武官员下放各地建设军屯,恢复农田。

这日,陈留军屯,荀彧安排完各项事宜,已经是深夜,自典农所出来时,天上飘下蒙蒙细雨。

“春雨贵如油,今年必是一个丰收年景。”

正走着,一辆带车棚的轺车停在荀彧身边,窗帘掀开,是司空府长史陈宫。

荀彧被曹操俘获时,曾得到陈宫的相助,这会儿见了,荀彧赶紧一拱手。

“不知陈长使驾临,有失远迎。”

“文若,正巧此时有雨,不如到车上一叙。”

荀彧知道陈宫找他有要事商谈,选择在马车上交谈,一定使为了掩人耳目,随后再一拱手,登上轺车。

“文若,你这典农官干得如何?”

荀彧拱手道:“回禀陈长使,刚入职时,管理十个军屯还好一些,如今军屯扩建太快,典农官不够,在下需要管理二十个军屯,说实话,在下有些疲惫。”

“文若,为何对我如此生分?你可知这军屯是在动摇咱们士族的根基,各庄园农奴只要逃进军屯,不仅能分到田地,还有了军队庇护。”

“如今,兖州农奴纷纷逃入军屯,眼下春耕正急,兖州各大家族竟无人可用,如此,士族危矣。”

“而你,荀文若,年轻有为,早早便领衔颍川士族,一直致力废除屯田法,怎么?当了典农官以后,你忘了自己当初的夙愿了吗?”

面对陈宫的质问,荀彧叹息道:“公台,你刚刚已经说了,农奴为何逃跑,无非是为了土地和庇护,世家大族给不了农奴这些,他们逃跑不是很正常吗?”

“可是,如果没有军屯,他们便无处可去!”

“此言差矣,他们可以进山为贼,可以落草为寇,可以加入黄巾军!”

“文若……”

荀彧再一拱手:“陈长使,在下以前想不明白,为什么颍川富庶无比,治学之风淳厚,而黄巾军却在颍川闹得最凶,就是咱们这些士族,逼得百姓没了活路,他们不造反就得饿死。”

陈宫一拂袖:“荀文若,某真后悔救了你,你竟然为黄巾贼寇说话,你可知曹孟德用的那些青州兵是怎么对付世家大族的吗?”

“某在前线亲眼看着,世家大族积攒的钱粮被洗劫一空,妻妾女婢被肆意凌虐,如此丧尽天良,人神共愤!”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

“荀文若,你……”

“如今屯田法是大势所趋,还请长使大人看清现实,长使大人,在下告辞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