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董卓败亡  刘备重生汉灵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生,请念在中平元年,老夫放你出河东逃亡,放老夫一条生路吧。”

河东郡,闻喜县。

董卓被朝廷大军围困,自知不敌,率领铁骑往北突围。

意图借道北地郡,转回临洮老家。

大军激战一夜,只有数十亲随跟上。

通往闻喜县的大路上,一支骑兵拦住道路。

为首的战将赤面长须,扬红重甲,身后绛红旌旗猎猎招展。

“董公,当年大恩,关某不敢相忘,但关某受大哥所托,在此拦截,断然不能放汝北去。”

“云长!”李儒抱拳道:“我素知你忠义,故而在中平元年,力劝董公放你离去,你岂能忘恩负义?”

关羽看着衣甲破败、疲惫不堪的董卓,顿时眉头紧皱。

身旁的小将胡班道:“将军,这董卓和将军有旧吗?”

“胡班,你有所不知,某名羽,本字长生,取羽化长生之意。”

“少年时,某被公孙瓒谋士关靖举荐,入涿郡加入左将军麾下,成为其徒众。”

“中平元年,某回乡省亲,恰逢太平道马元义谋反,朝廷大肆捕杀道门信徒。”

“某因名字中暗含羽化长生之意,被仇家检举,险些被杀,当时复核案件的正是河东太守董卓。”

胡班听完,点了点头:“那定是董卓放了你了。”

关羽捋了捋颔下长须:“不错,董卓游侠出身,某也是游侠,故而相救,若不是董卓,某早就和大哥天人永隔了。”

“将军,左将军知晓此事吗?”

“当然知晓,此事之后,大哥特意为我改字云长。”

胡班有些想不明白,左将军明明知道关将军最看重恩义,却让他在此拦截董卓。

这不是有意让关将军为难吗?

……

安邑,郡守府。

刘琰身穿赤红战甲,手按长剑,步入府门。

身后谋士贾诩,张飞、张辽、张燕、徐荣、杨奉诸将相随。

皇帝返回长安后,刘琰继续回北线统兵。

刚来到前线不久,董卓率部突围。

刘琰趁势攻入安邑城,为朝廷收复了司隶校尉部最后一个被割据的郡。

郡守府大门至大堂的道路两侧,满是匍匐在地的降官降将。

可以预见到的是。

覆灭董卓后,刘琰麾下共有雄兵十五万,战将上千员,朝野威望无出其右。

“主公。”

刘琰在大堂坐下,贾诩略显谄媚地叫道。

看了一眼贾诩,刘琰沉声道:

“文和,某是陛下亲封的左将军,不必更换称呼。”

贾诩顿了顿:“主公,这是大家伙的意愿。”

贾诩使了个眼色,张辽、张燕、杨奉、徐荣一起拱手,齐声道:“末将参见主公。”

张飞也跟着道:“参见大哥。”

“诸位免礼,你们都是朝廷的文臣武将,某何德何能,能做你们的主公。”

贾诩拱手道:“我等愿追随主公,成就大业。”

话音一落,众将齐声道:“愿追随主公,成就大业!”

刘琰此时觉得有些尴尬,成就什么大业?帝王之业吗?

这贾诩真会把他架到火上烤。

“诸位知道,某一心匡扶汉室。”

张飞笑道:“是要匡扶汉室,大哥是汉室宗亲,咱们自家的汉室,理应匡扶。”

张飞话里有话,也不知道是谁教他的。

紧接着,众将齐声道:“愿追随主公匡扶汉室。”

刘琰也不愿意和这些人多理论:“好,诸位请坐,此次河东一战,大获全胜,全赖诸位舍生忘死,奋力杀敌,某当表奏天子,论功行赏。”

“主公,这倒不急。”贾诩拱手道:“可曾想过下一步战略。”

“下一步,不应该班师回朝吗?”

“主公,你手握十五万大军,众心归附,当出兵攻击羌胡,夺取河东周围的上郡、朔方郡、北地郡。”

刘琰一凝眉,贾诩这是要劝自己割据一方了,可他对割据没兴趣。

“这十五万大军是朝廷的兵马,得奉陛下指挥,陛下有意攻伐汉中,我等要及时班师。”

“主公。”

“文和,不必多言。”

刘琰看到,两侧的部下脸上写满了失望。

感觉这年头,想做个忠臣,也是十分困难的。

正在发愁,侍从来报,关羽归来。

只见关羽走进大堂,一脸忧愁,比刘琰更胜十倍。

张飞起身相迎,笑道:“恭喜二哥立下大功,定是斩了那董卓。”

关羽长叹一声,轰然单膝下跪,盔甲一阵铿锵作响。

“二哥,你这是怎么了?”

“三弟不要说话。”

只见关羽低头拱手:“大哥,羽有负重托,没有斩杀董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