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福兮祸兮  大汉羽林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能找到就行。

一天一报,白天出,晚上回,分两个批次,昼夜交替搜查,人可以歇,搜查行动不能歇。”

“诺!”

许野等一众北地游侠,在任平这里得到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重视。

能称侠者,多好颜面,重义,重诺,轻生死。

任平以国士待他们,他们自然以国士报之。

“罗愣娃,你的玄铠骑兵,和咱们步卒,最远距离不能超过五十里,地毯式搜索匈奴人的踪迹,随时准备支援友军。”

“诺!”

任平给麾下最重要两支部队,安排完搜索支援任务后,便正式开始率领汉军先锋部队,在草原上“遛弯”了。

任平刚有所动作,后方卫广的催促命令便下来了。

这一次不是正式军令,而是以个人名义的私信下发。

他打开锦布一看,瞬间就明白为啥那个老家伙如此着急了。

根据霍光上奏给汉武帝以及太子刘据的军情,他麾下阿古柏带着五千胡骑,作为先锋部队,刚出五原,就遇上了匈奴那边的卫律和右大都尉,率领的五千骑兵。

双方一交战,虽同是胡人,但卫律根本不是阿古柏的对手,匈奴军队可谓是一触即溃,死伤了上千人,现在正往范夫人城的方向逃窜。

就地图上看,任平所在位置,明显要比霍光的部队,距离范夫人城更近,卫广的意思,是趁胜追击,吃掉这支匈奴部队。

卫律近年来,在匈奴一方,颇受恩宠,且汉武帝最恨投匈叛汉之人,卫广直言,若是能把卫律生擒或击杀绝对是大功一件。

再则除了霍光的部队以外,商丘成率领的四万骑兵,出酒泉,虽然没有战果,但也遇到了匈奴军队。

他们现在正在追击由匈奴左右呼知王率领的二万骑兵,向天山一带进发。

三路大军共击匈奴,现在就太子刘据这一路没见到匈奴影儿,其还是名义上的三路主帅,三军主力。

太子刘据倒是不着急,人家没整什么外行指导内行的骚操作,天天就在中军大帐内,等待着任平可能传过来的捷报。

他能沉的住气,卫广却沉不住了。

其给任平的信,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任平,咱们再不快点,人家其他两路,就把匈奴击溃了,功劳啥的没咱们事了。

对于卫广的书信,任平看后,却是丝毫不急,他只是把左右两路军的战况,和赵充国,董进等人分享了一下。

在这个先锋部队中,董进,马长海,赵三箭,罗愣娃,都是为任平马首是瞻,他们听了军报后,没什么太大反应,任平说干,他们就追,任平说继续按照原定战术执行,他们也没二话。

赵充国和那几人不同,他们只能看到战术层面,赵充国是可以纵观战局,战略的。

从战局,战略上看,他和任平仔细的交流了一下,双方意见高度一致。

那就是不管友军如何捷报频传,他们依旧按照原计划稳扎稳打。

任平有一句话,赵充国深表认同。

“匈奴如果真那么好打,就不会祸害大汉这么多年了。”

任平,赵充国,卫广,他们三个之前商量的战略是为了什么?

他们不是要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为了捞斩首千百人的战功,任平是为了通过这一仗,不说彻底把匈奴人打残,最起码也得打得他十年内,无法再进犯朔方边境。

从长远角度上来说,卫广有他自己的考虑,他只要军功,不想其他,任平则也有自己的利益。

任平想要军功,但更要边塞一段时间的平稳,来让自己能够搞生产建设。

此战过后,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卫广,赵充国都能拍拍屁股回长安了,而任平还得继续窝在朔方,即便汉武帝召他回长安,他都会想方设法的窝在朔方。

任平窝在朔方,就要时刻面对匈奴,如今汉朝天下,民生疲弊,错过今朝,短时间内,就算汉武帝再有“打”心,也挤不出大军出击的资源了。

汉武帝没几年可活了,按照太子刘据的性子,他一登基,准保就是与民休息,恢复民生,边界保持克制,安宁就行。

任平深知如此,才要借这一战,打疼匈奴,打出最少十年的和平期,要不然自己在朔方,匈奴三天二头的过来劫掠,朝廷又不给派兵马,他自己手头兵马还有限,天天为了防守,疲于奔命,那任平还干不干点别的了?

抛开他上述的私心不谈,但以目前战局论,任平和赵充国,都不同意勉强追击卫律所部。

他们出汉长城属地,也有二三天了。

几十个北地游侠,一人双骑,撒出去,每天往返数百里,连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看见。

就目前霍光和商丘成的战报而言,他们谁也没发现匈奴人的主力在哪呢!

任平所部,想要到达范夫人城,最快也得十天,他得先绕阴山山脉,再过屈延泽支流,接着于草原上行军几日,方才能抵达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