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损人利己  大汉羽林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各部皆有临机调兵出战之权,诸君!吾等身家性命皆在此战,望共勉之!”

“誓死追随将军!”

“誓死追随将军!”

“誓死追随将军!”

………

待到诸将领命而去,任平方才缓缓打开手中锦布。

“盖闻人生在世,为人子应尽孝道,为将者,自应杀敌报国,纵使兵败,亦不忘杀身成仁。

汝李陵,乃将门之后,其祖父李广,于军中素有威名,汝之一门,世受皇恩,汝却临阵遇敌,心高气傲,执意孤军深入,致使落入匈奴大军重围而兵败。

后又杀将士之妻女,以激士气,然此举,无异于自暴其短。

汝素来号礼遇下士,逢战必先,然只因士气久鼓不成,便疑军中有女,搜车架藏有之妻妾,尽数杀戮。

经此一役,汝士卒虽一时士气可足,却已然心生怨恨,汝礼遇下士之名号,更是毁丧殆尽,汝生平向来自视多智,何故行此狠辣,愚笨之举,可谓不智之人。

汝既然待人这般狠辣,为何遭受重围时,事到临头,自己反而不思死战?

汝多年来,每逢人有此问,便以无箭为由挡之,吾大汉都尉马长海,今喝问汝,汝无箭,亦无剑乎?

狠辣对人,宽容待己,名托国士,实则小人。

汝常以家族被屠而愤恨,吾且问汝,匈奴单于所赐汝之王位,下嫁汝之妻女,汝安能坦然受之?

汝亲族之死,皆因汝为将贪功冒进,投敌求荣之故,怪不得旁人。

汝连累亲族至此,实乃不孝,背汉投匈,罔顾天恩,实为不忠,为将贪功,置麾下士卒性命于不顾,更是不义,杀士卒妻女,以鼓士气,乃为不仁,穷途末路仍负隅顽抗,乃是不智,临战畏死,可称不勇,身于敌国而攻母国,却为无脸忘宗。

似汝这般不孝,不忠,不义,不仁,不智,不勇,无脸忘宗之辈,有何面目苟活世间?”

“传我军令,让马都尉带着麾下士卒,守营地右翼。”

“诺!”

锦布上所写,不用旁人同任平说,他亦知,想必匈奴那边,应该差不多人尽皆知了。

这马长海一介武将,任平没想到,其还能写檄文,虽说这篇檄文,论文笔自是不如陈琳骂曹操那篇,但论对于当事人的伤害,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凭任平对于李陵的认知,他那般傲到骨子里的人,焉能受这个气?

马都尉这个火药桶,任平可不愿放自己身边,正好右翼也是想要吸引匈奴兵马来攻,还是让他去那里物尽其用吧!

————

“王上,前方有汉军营地!”

“停!”

李陵闻听手下探马禀告后,立即让麾下士卒驻足,他于队伍当中,驾马缓缓来到队前,手搭凉棚,观望任平所在营地阵型。

他追马长海等五十多人,追了一路,依旧没消气。

昨夜原本李陵无事,刚要睡下,便收到马长海带人射进来的檄文。

他看过之后,虽然气愤难当,但到底没有失智,知道这其中恐怕有诈,便想着下令将营中的汉军文书,都收缴起来,集中销毁也就罢了。

谁曾想还不等他下令,马长海已然开始带着人,分散在匈奴驻地周围,扯着嗓子,诵读这篇檄文。

最绝的是,马长海怕匈奴人听不懂大汉官话,特意让为他引路的北地游侠,当翻译,以匈奴语,逐字逐句念给李陵麾下的匈奴士卒听。

夜晚野外,天气寒冷,自然没有虫叫鸟鸣,匈奴大河又位于两山之中,最适合喊话聚音,马长海等数十人,硬生生喊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且不说匈奴士卒,听了这番檄文,对李陵的感官,有没有发生啥改变,便是那山谷当中的旷野回音,就足够他们今夜无眠的了。

被人当着数万匈奴士卒这般羞辱,尤其是和他一同领兵,共掌兵权的匈奴大将,本就一直看他不顺眼,今得了这机会,更是有意推波助澜,暗地里帮着马长海传唱。

搞到最后,马长海他们都先行纵马往回跑了,李陵的大营里,以匈奴语传唱这篇檄文的声音,反而有增无减。

事情进展到这般田地,李陵如何能忍?

再则根据他近日来不间断的派探马侦查,浚稽山周遭并无大股汉军,只有任平一支先锋部队。

李陵仗着人多势众,哪里能受这个气。

再则他本来就以为,继卫霍之后,自己是大汉第一将,一向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对于自己被俘一事,更是耿耿于怀。

所以他向来领兵遇到汉军,都是往死里打的。

他又比卫律有能力,故而多年来,为匈奴立下不少战功,也深得匈奴单于的信任。

他受此辱,直接下令大军连夜拔营,持火把赶路追击。

整整三万多骑兵,若不是马长海他们机灵,提前跑了,估计现在他连一具完整的尸首,都拼凑不起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