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浚稽会战  大汉羽林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是谁都有直面三万骑兵的勇气,任平自认为自己就没有,所以他将营地最前方交给了赵充国和罗愣娃。

李陵这边刚刚下令全军备战,整兵,一众匈奴士卒才有列阵动作,赵充国便对罗愣娃下令道。

“罗营长,老夫在长安时,便听得营长百骑冲敌阵,夺石桥,中箭十数支,斩匈奴左贤王之子卡儿诺的大功,不知经那一役,罗营长九死一生回来后,胸中可还有胆气?”

罗愣娃闻言,单手抓住马鞍,飞身上马,面对赵充国,笑言道。

“哈哈哈……老将军稍待,看俺如何将那李陵头颅,给你取来。”

罗愣娃说罢,便要催马出营,却是被赵充国,手疾眼快,一把拉住缰绳。

“慢来!慢来!罗营长先前已立斩将之功,此番再杀李陵,又如何能显出你的威风,莫不如听老夫一言,你带兵冲杀一番,将敌人的李字大纛夺回来,全了夺旗之业,方才教人佩服!”

罗愣娃听后,摸了摸自家的大脑壳,深觉有理。

“俺家将军,让俺暂归老将军麾下,那自然是老将军如何说,俺便如何做了!”

“哈哈……大善!”

赵充国见自己目的达成,自是高兴。

别看罗愣娃对于赵充国这般好说话,若是换个人,除了任平外,他是万难从命。

之所以罗愣娃对赵充国的态度如此特殊,也是因为仰慕赵充国当年率百人突匈奴重围的战绩。

正所谓人老精,马老滑。

赵充国也是越老越妖,他麾下士卒多猛士,又有任平提前给他打过招呼,他自然懂得该如何驾驭罗愣娃这头猛兽。

有些人,天生胆大,勇猛,从不知惧,罗愣娃便是这种人。

三万骑兵聚集在一起,缓缓列阵,就像一座人海大湖,周边忽得有人开了几条沟渠,水流潺潺。

罗愣娃此时率六百玄铠骑兵出营,同李陵的三万骑兵相比,宛如大河见溪流。

大潮来时,多凶猛无比,常人靠岸远观,亦心有余悸,更别提此时驾一叶扁舟,逆流而上了。

将是兵的胆,有罗愣娃这般勇猛主将,麾下玄铠骑兵,自也是不知恐惧为何物?

在那些玄铠骑兵眼中,跟随自家主将罗愣娃,凡是冲敌战阵,从未败过。

故而在他们的心目中,纵是对面足有三万匈奴骑兵,他们也不认为自己会败,自家不会败,又何谈惧怕一说呢?

赵充国让罗愣娃行此“鲁莽”之举,不是他不知兵,亦不是要罗愣娃去送死,实乃是兵行险招的无奈之举罢了。

李陵的三万匈奴骑兵,一旦散开,布好阵势,完全包围住汉军营地,那只要他一声令下,三万骑兵便可以从四面八方一同进攻,到那时汉军才是真正要面对三万匈奴骑兵的攻击。

而眼下李陵的部队,一路追击至此,速度难免参次不齐,由纵变列,需要时间,更别说再由列,从外部包围汉军了。

在这个时候,发动突袭,看似是以六百对三万,实则也就是以六百对数千,甚至如果罗愣娃猛一些,冲的快一些,连数千都不用面对,李陵能够聚集起一千匈奴骑兵,进行有效抵挡,便算不错了。

三万匈奴骑兵,观其外表,赵充国便发现,他们应该是汉匈两种军制的混合产物。

正常的匈奴部队,即便是由大单于率领,也没有大纛,他们部队的旌旗,一向花样繁多,上刻花鸟鱼虫,虎豹财狼,天地日月,多数只是個象征,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部队的统一指挥,还是用“响箭”为主。

基于这种习性,李陵弄出来的大纛,肯定不是为了好看。

他投匈奴的时日也不短了,根据传回汉朝的情报,赵充国可得知,他一直在外领兵。

长时间领兵,又弄出来了大纛,那他麾下的匈奴骑兵,就不可能不知道大纛的含义。

如今对方的阵势未成,军令尚未传达完毕,若是自家的大纛再被砍倒了,必然会生大乱。

赵充国对战匈奴,以步卒对骑兵时,一向不愿固守,这老家伙的战略战术,简单来说,就是秉承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李陵和赵充国二人用兵,皆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教诲来,却对“以我之可胜对敌之不可胜。”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杀!”

“擂鼓!响号!”

“咚咚咚………”

“呜呜呜………”

当罗愣娃率领六百玄铠骑兵,冲出大营的那一刻,于营地后方偷眼观瞧的任平,没有丝毫废话,直接三步并作两步,为自家弟兄亲自擂鼓助威!

“王上!有一支汉军骑兵杀过来了。”

李陵此时就在自家部队的前列,不用身旁亲兵禀告,他也能看到罗愣娃率领的玄铠骑兵。

“哼!传军令,命左当户率麾下截击汉军骑兵,从前营出来的都归他,若是让我看到有一名汉军,冲到本王的百步之内,那就让括业自己提头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