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风云际会(一)  大汉羽林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百官觐见!”

“陛下圣躬安?”

“陛下圣躬安?”

“陛下圣躬安?”

………

“朕安!”

十日一次的大朝议,于今天例行公事的召开,看似表面同往常一样,但诸如霍光,桑弘羊,卫广,上官桀之流,却是早早便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

几方人的眼睛,雪亮的盯着任平呢,别说是前几日他送表文这等小事了,便是荆州发生了孙逊,孙德狗急跳墙的大事,也瞒不过他们。

至于他们心中有多少人在暗暗为那孙逊,孙德俩叔侄道一声“可惜”,却是不得而知了。

“百官有本早奏!”

一众官吏刚刚在自家的座位上坐定,王小利便迫不及待的唱诺了。

他这一声诺唱罢,周遭的官吏皆是无动于衷。

按朝廷的惯例,京官的表文议完了,方才会议那些在外大员进献上奏的表文。

大家都等着议任平的事宜呢,谁会在此时给霍光,卫广,桑弘羊等人找不痛快?

刘弗陵见此,神色如常,手掌间却是暗暗紧紧抓了抓自家的龙袍。

“诸君皆无事?”

“启奏陛下,承蒙陛下天威,四海升平,番邦和睦,却无大事。”

幼帝刘弗陵此问,霍光,桑弘羊,卫广都不好作答,一旦作答,难免恶了他。

田千秋是朝中出了名的老好人,他也未加入三人的派系当中,怎么说其身上也担着丞相的职位,明面上此时回话,不仅合理,地位亦是足够的。

能在波涛汹涌的政治斗争中明哲保身之人,又岂会是真傻子?

田千秋和稀泥的本事,在长安城中可是数一数二的。

今朝幼帝刘弗陵之言,不论是霍光,卫广,桑弘羊三者中谁人作答了,其必是要被落了面子,影响他们的威信。

田千秋不怕丢面子,他很愿意用自己的面子,来卖霍光,卫广,桑弘羊一个人情。

且他出言作答,亦不会恶了幼帝刘弗陵。

田千秋此时在朝中的人设就是一个“窝囊废”,幼帝刘弗陵如何会和一個空有其名,却无实权的丞相计较?

“朕却是没想到,朕有这般德行?”

面对幼帝刘弗陵的嘲弄之言,田千秋于自家座位上稳坐泰山,根本不接话,脸色不红不白的。

刘弗陵见此,是又好笑,又好气。

“朕的大司马,却是和诸君有不同想法。”

幼帝刘弗陵说到此处,一旁的王小利赶紧拿出准备好的几封表文,悉数呈于御案之上。

刘弗陵也不挑,随手指了指其中一封表文,王小利会意,连忙为其打开。

“给朕的诸位爱卿好好念念。”

“诺!”

“臣任平奏请陛下……”

“念重点!”

“诺!”

“荆州之乱,源头在于张氏兄弟,臣以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荆州之民皆可赦,唯张氏弟兄不可赦。

非旦不可赦,依臣之见,还应该加以极刑,诛灭九族,以儆效尤。”

王小利刚刚读完,大殿之上便有群臣开始窃窃私语了。

幼帝刘弗陵听罢,脸色亦不见有丝毫变化,只是轻言道。

“大司马之议,诸君以为如何?”

“陛下,臣有本启奏,大司马之议,万万不可!”

卫广来做这个出头鸟,对于刘弗陵而言还是挺惊讶的,毕竟其是武将出身。

大家都知道任平先前上奏了不少表文,荆州才逢大乱,不可能没有关于军事上的表文。

在场大多官吏,以及刘弗陵,都以为卫广会等到事关军事的表文才出头呢!

眼下长安城中明面上的三分势力,霍光掌京都兵权,桑弘羊握财政命脉,卫广全靠有个好姐姐。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荆州距离长安何止千里?

郡兵战斗力又比不上羽林军,边军。

退一步来说,荆州距离洛阳也不近啊!

卫家的全部家当都在长安,他又不能像任平一般去外面开拓“根据地”,故而荆州之兵,即便他得了,也不过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再则让人都以为卫广武将出身,心思相较其他二人,并不是那么缜密。

殊不知,他那几个败家的子侄和茂林纨绔子弟混得相当不错。

且在外人看来,因为汉孝帝刘据的关系,任平和卫家乃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当年任平之父任安依靠大将军卫青平步青云之事,长安一众老权贵可都记在心里呢!

故而茂林子弟在卫家子侄面前,说话便口无遮拦。

大家搂着姑娘,多灌几杯黄汤,根本无需卫家自己问,他们便先行一五一十的交待明白了。

茂林走商这么大一块肥肉,任平说改道荆州便改道荆州了,由此可见,荆州,任平是绝对不会放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