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攻城战不比防守战,宋军的手榴弹就没了什么作用,光靠那几门大炮想打破城池也不可能,像抗日战争中,日军用现代炮火轰炸过后的南京城墙,除了外墙有点损失以外,里面依旧坚厚无比。

所以若是辽国进攻,宋国防守,火器优势展露无遗。要是辽国防守,宋国进攻。双方依旧要回到原点,且在攻城战中,辽国骑兵还可能进行侧翼骚扰突袭,战事不确定性太大。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老范也仅仅只是控制住了范阳以及周边城池,没有再越过涞水对辽国重兵把守的析津府展开进攻,免得出了差错,让来之不易的胜利功亏一篑。

不得不说,这种见好就收的态度是正确的。

因为此时宋朝后方的国库压力也已经非常大了,在老范打保塞之战前,就已经收到了政制院的要求,希望他如果有机会的话,就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要继续拖下去。

汴梁的米价都从原来的三四百文一石,升到了五六百文一石。虽然还没有到历史上打了几年西夏,飙升到七八百文一石的程度,但估计明年就差不多了,让朝廷那边的财政压力也是很大。

若是继续打下去,进攻可比防守花销大得多,因此老范也不得不考虑大宋的国力是否还能够继续撑下去。哪怕能撑下去,国内怕也是民不聊生,揭竿起义者不计其数了。

“也是到了回去主持新政改革的时候。”

范阳城内,望着苍茫辽阔的北方土地,老范心中虽然兴奋于自己收复汉土,但看着最新送过来的文书,还是有些惆怅。

打仗打的是国力,拼的是民生啊。

不仅仅是这几年国内不稳,最重要的是河北路民生已经非常惨淡,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闹起了饥荒。

古人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又言,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人和动物都在这样的战事当中颠沛流离。

若只是看战事报告,战场变化的宏大叙事或许不会感觉到什么。

但对于普通个体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老范这些日子除了打仗以外,也在关心河北路的治理问题,亦是让他感觉到惆怅。

只有一个国力强盛的国家,才有对外宣战的资本。

如果在本身国内民生凋敝,百姓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还要继续打下去,那么只会导致国家灭亡。

“这才是我要改革的意义。”

范仲淹双手背负在身后,看着北方心里在想,“现在,就看辽国那边还继不继续打了。若是他们继续,那我也只能咬着牙。若是他们答应我的条件,就能让我安然回汴梁改革大事。我一定要让大宋强盛,要让国泰民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北方慢慢出现了一队人马。他们面对宋国侦查骑兵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敌意,而是向他们举起双手,示意他们是带着诚意而来。

塘骑将他们拦在范阳城外,向范仲淹通报了辽国使者到来的情况。

老范立即就明白辽国那边也顶不住了,便也没有多犹豫,自己回到了范阳城原来的辽国县衙府邸,让人把辽国使臣带过来。

这次出使的真是重量级。

乃是张俭本人。

老头今年七十六岁,却并不像寻常的老者那般老态龙钟,而是精神矍铄,颇为强健。

历史上他活到了九十一岁,一直被辽兴宗耶律宗真敬重,从不喊他的名字也不喊职务,而是事之尚父。

皆因在他的辅佐下,辽圣宗时期的辽国才极为昌盛,达到了顶峰。可以说辽圣宗的文治武功当中,至少文治张俭要占一半功劳。

因此即便辽圣宗驾崩,辽兴宗继位,也对张俭委以重任。

在他三年前因年老致仕时授其洛京留守、尚父、行河南尹,进封秦国公。去年更是进位韩王,可谓是相当恩宠。

所以可以说,张俭哪怕是致仕了,也依旧是辽兴宗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地位可能还在一些耶律姓、萧姓的皇亲国戚之上。

得知是张俭出使,范仲淹竟然罕见地亲自到衙门口迎接。

此人的名声他也听说过,不仅仅为官清廉,施政有方,辽国治下的汉人百姓能够以极低的赋税过着相当安逸的生活,也多亏了他经常劝说耶律宗真父子减免百姓赋税。

因而于情于理,还是能够得到范仲淹的尊重。

等张俭从马车上下来后,范仲淹迎了上去,拱手说道:“范仲淹见过仲宝公。”

“范相公客气了。”

张俭回了一礼,笑道:“有劳相公亲自相迎,老夫惭愧。”

范仲淹笑道:“仲宝公德高望重,不仅仅是辽国重臣,还是举世皆知的大儒,自当奉迎。”

“呵呵,范相公抬举老夫了。”

张俭笑了笑。

“请!”

范仲淹向里面伸手示意。

两个人便走入府衙,然后进了内厅堂屋中就坐。

面对张俭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