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大气的韩三爷  千禧大导演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谢老师的动作很快。

三天后,在家等待消息的吴渊,就接到了谢老师的电话通知。

青年电影制片厂那边,可以给吴渊出五万块的资金,虽然不多,但是已经是极限了。

青影就是一家学校成立的,配合各系的教学计划,给全院教师进行创作实践的场所,和北影、西影之类面向全国的制片厂根本不能比,资金有限。

倒是中影那边,有更好的消息。

看过剧本后,中影集团副董事长,实际负责推动内地电影市场化的韩三坪,想要见一见吴渊,和他当面谈一谈这部电影。

得到消息的吴渊立马骑上了他的自行车,往中影集团的大楼赶去。

这年头的中影并不繁忙,员工也不多。

通过电话联系,吴渊很轻易的就和韩董的秘书接上了头,在秘书的带领下,来到了顶楼的副董事长办公室。

“咚咚。”

“进。”

吴渊昂首挺胸的走进办公室。

他现在的人设就是个怀揣电影梦想的年轻人,甭管电影拍的好不好,自信的气势必须要摆出来,要有意气风发的感觉。

要是唯唯诺诺的,怎么能给韩三爷留下个好印象呢?

可惜,他的这番表演完全打到了空处。

韩三坪根本看都没看吴渊,而是低着头忙活着签一些文件。

刷刷刷的连续签了好几份文件后,韩三坪才抬起头看向了站在面前的吴渊。

第一印象还不错,这小伙子长得很帅,脸上的笑容也很灿烂,身上也没什么傲气,看着很舒服。

而吴渊对韩三爷的第一印象也很好。

这位华夏电影未来的掌舵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上位者的气势,长相也不是那种凶狠的类型。

年近五十岁的韩三爷,长着一副憨态慈祥的模样,特别是笑起来的表情,让吴渊想到了哆啦A梦。

“来啦?”

“吴渊同学对吧。”

韩三爷笑眯眯的站起身,伸出短手指引着吴渊到旁边的沙发区落座,亲切的说道:“你那个剧本我看了,写的很好。”

“国内从来没有人拍过这样的电影。”

“八个人,一栋屋子,一个奇幻的夜晚。”

“从剧本开头,就处处埋下伏笔,角色每個互动、对白之间的矛盾、道具的细微变化,都有伏笔和深意。”

“很烧脑,也很有趣。”

“有点像暴风雪山庄模式,但是又引入了平行时空交织的新元素。”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活,能想出这么精妙有趣的本子。”

上来就被韩三爷这么一通夸,夸的吴渊都有些无所适从了,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这话。

还好,韩三爷叫他过来,不只是想要和他聊一聊剧本。

“听你们谢教授说,你这本子的拍摄预算是30万?”韩三爷语气带着笑意的问道。

不待吴渊回答,他就摆摆手肯定的说道:“30万不够的,这剧本这么复杂,演员肯定要大量NG的,想要拍好的话,光是胶片钱都要花不止30万。”

“我看预算还是做到50万吧。”

“我让人查过你的经济情况,你手头现在根本拿不出30万。”

韩三爷意味深长的看着吴渊,似笑非笑的说道:“你是打算将你爷爷留下的四合院卖掉,筹钱拍戏吧?”

“这套院子你还是好好留着吧,以后会成为你最宝贵的财富。”

“至于这部电影,五十万我们中影还是拿得出来的。”

“电影挂在北影制片厂的名下,发行交给我们中影来做,你以导演和编剧身份,拿20%的利润分成。”

“怎么样?”

吴渊沉默不语。

这哪里是个哆啦A梦啊,根本就是个千年的狐狸。

“这是我第一次掌机做导演,您不怕赔个血本无归吗?”吴渊迟疑的问道。

“没事,我们中影赔得起!”韩三爷大手一挥道:“华夏电影需要扶持出更多青年导演!”

“未来20年,华夏电影需要更多能拍商业片,拍观众喜爱的电影,爱看的电影的导演!”

“我们的电影产业,目标是向美国的好莱坞看齐!”

“只有一个冯晓刚,远远不够!”

冯晓刚,就是韩三爷一手扶持起来的。

今年,冯晓刚已经是公认的贺岁档王者了,但起初国内是没有贺岁档这个概念的。

1997年,冯晓刚根据王烁作品改编的三部作品在过审阶段就被毙了,前期准备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在这穷途末路之际,冯晓刚找上了韩三爷,希望三爷拉他一把。

三爷也确实很有魄力,给了冯裤子100万,然后这才有了《甲方乙方》这部电影。

而这部电影,也开启了内地贺岁片时代,为内地电影蛮荒时代开辟出了第一个热门电影档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