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月棍年刀一辈子枪  明末残阳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信见他望向东北,猜测他去了后金鞑子那里,他毕竟是穿越过来的,焉能不知道在后金奴役下的辽东百姓是什么情况,但他并不能表现出来,“当初追杀你的人是什么人?”

李青松把目光收回来,盯着赵信看了一阵,脸色逐渐严肃起来,“现在还不到告诉你的时候,哪天你能接的下我三招了,我就告诉你。”

“你想学刀还是剑?还是棍棒、长矛?”

“在战场上最实用的是哪一个?”赵信并没有自己选,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呵呵,武器因人而异,有些人力大无穷,就喜欢狼牙棒、锤子,但这些武器单挑很好,战阵中却耗力甚巨,一旦被围住,基本就是死;有些人喜欢用剑,但剑讲究的是快和准,一击必杀最好不过,如果跟重武器对拼对砍,剑就很吃亏;至于棍子,杀伤力太弱,军阵中多用来日常演练。”李青松很耐心的解释了一通。

赵信沉默了一阵,突然又问:“骑兵用刀,好使吗?”

可能没料到赵信会问出如此不符合年纪的问题,李青松也一时没回过劲,“我在骑兵中效力过,轻骑兵一般都使的马刀,重骑兵如今已经绝迹,但听军中老人说,使的是很长的长矛,”他看了一眼赵信,又继续接上,“我建议你选长枪(冷兵器),因为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枪是所有武器中最难练的,但一旦学有所成,因为一寸长一寸强,别人想近你身都难,而且一通百通,学其他的都事半功倍,而且,最重要一点,从古至今使用长枪的马上名将不在少数。”

“但枪术练起来枯燥无比,而且见效时间极长,因为枪术要求就是一刺一拔,刺要狠准快,拔要利索干脆,对爆发力和注意力要求极高,你还愿意学吗?”

“信儿非常愿意。”赵信意志坚定,实际上不坚定不行,面对穷凶极恶的后金铁骑,没有过硬的本领等于找死啊。

“好,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寅时之前(凌晨3点到5点),来此处找我,晚到就不要学了。”说完,李青松就扬长而去。

第二天凌晨,赵信早早就起身赶到西城矮山坡(古代要宵禁关城门,所以一般不会轻易出城),发现李青松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不由汗颜,他觉得自己已经够早了,没想到师傅更早。

李青松并不多说,点了点头,就从身后拿出一支长枪,单手扎起马步,枪声在月色之下居然发出紫色的光芒,一看就不是凡品。“赵信,你看好了,我只演练一遍。”

只见紫色长枪迅如雷电,眨眼之间,枪尖已经完全没(mò)入边上一棵大树的树眼中,然后李青松浑身绷紧,枪尖又快速拔出,回身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边上的赵信,停在赵信咽喉前。

虽然只有两组动作,但却让赵信看的痴了,一时间居然也忘记了害怕,只觉得血脉喷张,“这才是我想学的武艺。”

李青松对赵信仍然镇定的表情十分满意,点了点头说到,“枪的要诀就是快准狠,此外就是要有一往无前的气势,但说说容易做做却是极难。”

“师傅这个枪术应该在大明数一数二了吧?”赵信还是十分向往的问。

“你想多了,我这个技术只能算是中等水平,真正的用枪高手,能做到松果掉落,正好刺中果实中心,且不刺穿,那才是神乎其技。”

“我最擅长的是刀,可惜刀并不适合在战阵上运用,”李青松把手中长枪递了过去,“这支枪是我一位故人的征战武器,叫‘紫云枪’,为师将它赠与你,希望你早日技艺有成,莫辱没了它的威名。”

说完,头也不回的下山去了,远远地还传来一声:“三年之后,我会再来考究你的武艺,若走不上三招,我会收回紫云枪。”

赵信待李青松走后,摸了摸紫云枪,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然后也不急于练枪,而是在师傅出枪的地方站立冥想起来,仔细回忆他出枪前后的每一个细节,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赵信虎目一睁,右手向前一送,紫云枪快速伸出,刺中了树眼的边上,枪头没入半个。

“唉,枪术果然难练,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练。”于是赵信不再执着出枪,反而平举长枪,学李青松样扎起了马步。

“此子心性真是难得,竟然如此沉稳懂得循序渐进,他日成就真是不可限量。”李青松其实并未走远,而是在一棵大树后观看,刚才赵信刺出那一枪,虽然远不如他,但赵信毕竟才12岁不到,而且第一次摸枪,有这个火候已经比当初的他强了不止一点半点了。

想到这,李青松尴尬的笑了笑,放心的离去了。

练武无岁月,时间一天天过去,赵信的枪术和体能越来越出色,后来他逐渐明白了李青松让他凌晨3点就要起来的原因了,他既不想让人知道赵信练武(在明朝如果你能学文而弃文学武会引来极大的关注),也希望赵信不要把白天去孔源书院考取功名的机会白白放弃了,毕竟在李青松眼里,文贵武贱也是深入到了骨髓里。

一晃到了天启六年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