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乱世已现  明末残阳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人,这个鸟铳的制作极为复杂,咱们大明的工匠都是用手工钻出来的,一个月才能打制出一支铳管,像大人手中的这种火枪,咱们估计费时更久,最关键是成本极高,怕是会超过鲁密铳。”一位从京城流放过来的火器工匠认真的看了洋枪后,得出了结论。

这几位在威海卫毫无被流放的窘境,反尔被赵信好吃好喝供着,因此遇到能用的上他们的地方,他们也是格外积极。

“鲁密铳是不是要比西洋火枪更长?”赵信在后世偶然的机会见过一次,印象中好像很长很笨重,又非常贵,虽然射程和威力都可以,但是不怎么实用。往常大明强盛的时候,京城的神机营装配了一支部队,不过后来朝廷财政枯竭,哪有余力去打造这种火器。

“回大人的话,是要长的多,射程更远威力也大,就是因为长和笨重,装填很慢。如果大人要打造,我们几个正好会造。”

“你叫什么名字?”赵信听到会造鲁密铳,也来了兴趣。

“小的毕自远。”

“哦,”赵信突然想起来明朝末期好像有个毕什么来着的火器专家,唉,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我给你们提个建议,把鲁密铳和西洋火枪,还有鸟铳的优点结合起来,重新打造一支新式的火枪,我的要求是威力不能低于西洋火器,但是长度绝对不能超过鸟铳,总重量也不能超过鲁密铳,还是那句话,不要怕花钱,事成之后,你就是我手下的火器监事!等同哨长!”

“草民愿为大人效死,研制不出来愿提头来见!”毕自远一听赵信能帮他把贱籍去掉,还能成为大明军官级别的人物,激动的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哈哈哈,本官相信你们。对了,对洋人给咱们得火炮,你们可以仿造几门小的火炮,将来我会派大用场!”

离开毕自远他们的研制场所,已经是夜里了。唉,火器的打造急不来,这个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至于前面想建的威海卫军港,更是不切实际,不说钱跟上不,就是建成了,船怎么办?没有自己的舰队,建个海港也只是方便了倭寇和海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孔有德他们造反,只要赶上那个时间段就可以了。

赵信当然不知道,孔有德造反还早得很呢,他把很多工作都做上前了。

天启末年,陕北连年灾荒,加之疫疾肆流,乡民外逃,饿殍遍地。至崇祯元年,陕西府谷农民王嘉胤等饥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纠结了百姓数百人,揭竿而起,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王嘉胤起义后,各地穷苦人民纷纷响应,闯王高迎祥、宜川王佐挂、绥德王自用等也纷纷来投,一时间义军声势极大,甘陕震动。

由于山东地界仍然较为太平,从甘陕逃难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

对于这些流民,山东各级官府都是闭门拒绝,其实也是没办法,这时和文登赈济的那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一个地方赈济灾民,其他地方的灾民看到了活路,会蜂拥而至。而当时山东任何一个府县,都没有那个赈济的实力。一旦粮尽,这些流民十有八九都是要造反的,最后这个责任谁来负?

所以在山东等省府的集体漠视之下,大量的流民倒毙于路边,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当然,也有实在无法忍受,聚众掳掠乡里的,但是没有合适的带头大哥,规模都不是很大。

山东巡抚衙门严令,地方官军自行进行剿灭。但地方官军军纪又已经十分糟糕,加上出征剿匪又根本发不下开拔银子,于是武将们只能对官兵抢掠睁只眼闭只眼,导致兵过如篦,官兵比土匪还凶残,如此情况之下,更加助长了农民起义军的发展壮大。

威海卫由于处于山东半岛最东北角,加上中间还夹着一个文登营,流民一般很难到达这里,倒也乐的太平。但朝廷到处漏风,岂会让你这里一处成为世外桃源?

崇祯元年十一月,赵信接到朝廷调令,命组织精锐,随文登营将士一同前往济南府附近进行剿匪作战,不得有误。

赵信下令:调拨牛力手下的两哨枪兵,加侯勇的弓箭手一哨,其余部队交由高葛留守,特别是骑兵,对高葛嘱咐再三。

高葛对留下自己看家当然意见颇大,并建议根本不需要留这么多部队,只要有两哨军士,绰绰有余,谁敢有异动?

赵信只能语重心长的解释,他现在并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的真实实力,不然就现在那个四处漏风的朝廷,八成会叫自己全员派出去征战,死伤不管,说不定还会拉到辽东那个无底洞战场!现阶段军队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他不能让兄弟们白白去送死。特别是他指出,威海卫是根本所在,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留下了最为“持重老成”的高葛。

高葛听赵信这么一解释,果然没有什么意见了,反尔还很高兴,表示一定守好威海卫,绝不让任何人有可乘之机。

赶赴文登大营与主力汇合后,大队人马一起前往济南。文登营一共出动兵马1000人,加上800的“夫子”(辅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