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5 北极星和圭表  原始时代大领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已深。

陈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仰望着星空。

他盯着一颗星星,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事实上,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陈天都在看这颗星星。

这颗星星悬浮在北方的天空,很多天一直没有改变位置。

而其他的星辰,都在围绕着这一颗星辰转动。

“如此……这应该就是北极星了……”

之所以盯着这颗星星,陈天就是为了确定这颗星星是不是北极星。

这个时空,是不是陈天穿越之前的那颗蓝色星球,陈天并不能确定。

如果不是,那么以前的一些地理知识,就无法在这里使用了。

好在陈天发现,在这个时空,也是有一颗星星悬浮在天空不动的。

这颗星星的位置,和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正好相反。

当然这颗星星也可能是南极星。

不过陈天很快确定了这颗星星的真实身份,就是一颗北极星。

在这颗星星的周围,还有七颗十分明显的星星,构成了一个勺子一样的图案。

毫无疑问,这是北斗七星了。

北斗七星和太阳处于相反方向的天空,又和极星处于同方向的天空,陈天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就是这颗星球的北半球了。

如果他在南半球,某些地区也能观测到北斗七星,但是北斗七星和极星是处于相反方向的,某些时候和太阳是同一个方向。

北半球,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典型的季风性气候。

适宜农耕的气候。

陈天还注意到,自己所在洞穴的北方,出现了一大片草原,至少从区域性来看,是南暖北寒的。

在之前最炎热的时候,风是从东南方刮来的。

这说明在那个方向,有一处高压气团,十有八九就是面积巨大的海洋。

如果到了冬天,再刮起了西北风,那就更能证明陈天的猜测。

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这個星球的北半球,并且在北半球一块超级大陆的东方!

和陈天穿越之前所在的国家位置相同。

或许,自己就是穿越到了史前!

这里生长着如此多的作物,又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性气候,适合很多农作物的种植。

对于陈天来说,这是一个极为利好的消息。

看了几天星星之后,陈天又做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他先是烧制了一块长长的陶板,还找了一根很直的竹子。

陶板末端有一处小孔,正好可以插入竹子。

这两样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东西,却是一件对农耕来说十分重要的东西。

圭表。

竖着的竹子是表,放在地上的陶板叫做圭。

圭表的作用,是利用竹子的投影,来表示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从而观察所处地区的季节变化。

冬天的正午,太阳在最南方,所以竹子的影子最长。

夏天的时候,太阳靠近北方,和大地的角度比较高,竹子的影子就会变短。

当然,这个圭表还没有真正地完成。

因为陈天手中没有任何日历,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所处的月份和日期,无法通过计算在圭上直接划出刻度。

只能通过观察,确定一年的时令。

同时也能进一步证明,这个时空,这个星球一年的周期是多少时间。

每天正午时分,太阳都是在正南方,所以圭的摆放,必须沿着正南正北的经线摆放。

这样测出来的时间才是准确的。

所以陈天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正南正北的方位。

他做了一个陶盘,陶盘的中央插着一根小棍子。

陈天将这个陶盘固定在了地上,然后观测小棍子的影子。

他还做了一根炭笔。

也就是将一根树枝的一头削尖,再将其烧至碳化。

每当小棍子的影子移动一点点,就用碳笔在影子的端头划一个小点。

一天下来,这些小点连成了一道弧线。

其中位置最低的点,也就是影子最短的时候。

这个时间,太阳正是在正南方。

而这个点到小棍之间的这条直线,正是经线的一部分。

这样,正南和正北的方位就确定了下来。

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将陶盘上的细线延伸出来,再将做好的陶圭摆在上面。

这样陶圭就被摆放在了正南—正北方向。

在陶圭末端插上一根竹子。

陶圭上已经制作了一道中线,被标注了出来。

每当竹子的影子,和这条中线完全重合时,就是每天的正午了。

而这个时候,陈天也会在影子末端的平行处,划上一个小杠。

这就是在记录每天太阳的高度。

当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会被拖成一年之中的最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