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十四年八月,吴三桂率大军退至孟定驻扎,上书顺治宣称是因瘴气导致自己伤亡惨重,不得不退至孟定修养。
顺治本来就对擒获永历兴趣不大,认为他不过是朝菌蟪蛄而已,不足为据。
便命令吴三桂休整好了之后火速联合孙可望剿灭李定国。
此时的尚可喜也从云南赶到达了四川境内,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立即发兵攻打李来亨。
李来亨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可没客气,趁着尚可喜还没站稳脚跟,狠狠揍了他一顿。
挥师北上的郑成功和张煌言看到吴三桂从边境撤了军,也就立马放弃攻打北京,迅速南撤。
他们的目的就是围魏救赵。
目的达成之后就没必要不自量力了。
很快,郑成功也收到了永历的来信。
看到皇上一切安好,郑成功和张煌言松了一口气。
当初清军三路大军一路南下,不但没占到什么便宜,还损失了不少,这让顺治大为光火。
特别是孙可望,他一入滇就被李定国拽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
这几个月被李定国揍得满地找牙,找吴三桂,吴三桂让他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找尚可喜,尚可喜只是让他等着,等着等着他自己却跑去四川挨揍了。
孙可望没办法,只能和李定国在大山里周旋。
人,是战争中最大的变数。
而这次的变数,就是吴三桂。
不过,时机还未到,永历和吴三桂在等一个机会。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说服吴三桂这个猛人反清,恰恰也正是因为这个机会。
吴三桂想起那天军帐中的谈话,永历信誓旦旦地告诉他,顺治命不久矣,最重要的是,继位的是一个八岁的小朋友。
当然,永历没有告诉他,在真正的历史上,这个小朋友非常猛,他吴三桂就是被这个小朋友弄死了。
这两个爆炸性的消息给还在有点摇摆不定的吴三桂吃了一把定心丸。
他想看看结果是不是如永历所说,如果真是如永历预料的那样,永历就是能未卜先知的神仙啊。
跟神仙对着干,那可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顺治爷还不知道,上天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永历十四年,(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董鄂氏薨。
他悲痛至极,甚至一度想剃度出家,削发为僧。
悲痛之余,他还是不忘西南战事。
顺治命吴三桂镇守云南,继续追击李定国和白文选部,防止李定国和李来亨拧成一股绳。
这对吴三桂来说真是瞌睡遇到枕头,合了老夫心意。
因为之前早就和永历暗中签了合同,他对李定国只是象征性地做做样子。
还悄悄滴把孙可望软禁了起来。
接着顺治命耿继茂移镇福建,攻击郑成功。
只要逐个击破他们几个带头大哥,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其实历史上也差不多就是这样,满清一步步平定南方,最后只剩下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顺治部署得很好,可惜他遇到的是有上帝视角的永历。
此刻的顺治还不知道,那个被他派人追杀至缅甸的南明皇帝朱由榔,已经是缅甸这家公司真正的老板了。
他依仗的平西王,也在暗地里悄悄准备着,等时机一到,就会给他一个惊天大喜。
不过,他没有看到吴三桂留给他的惊喜大礼包。
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顺治帝因患天花,病逝于养心殿,遗诏立第三子玄烨为太子。
这两件事情和永历说的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分毫不差。
它们给吴三桂的震撼不亚于崇祯皇帝复活。
他想起那日帐中的谈判,永历帝那成竹在胸的自信,那洞穿一切的眼神,那平淡如水的语气,让他不寒而栗。
这个年轻的皇帝知道顺治会很快死去,知道继位者是一个小朋友,他知道一切!
那他知不知道他吴三桂会反清?
吴三桂细思恐极!
弄明白了这些之后,吴三桂早已汗流浃背,他赶紧为自己的明智选择大大滴点了个赞。
还好赶上了永历这趟末班车,要不然可就惨了。
顺治死后,清廷还颁布了一项让沿海人民流离失所、惨无人道的命令,“迁海令”。
大致内容就是让东南沿海各省人民内迁30-50海里。
“迁海令”下达当日,清军便开始大肆焚烧百姓房屋。
这是根本就没把沿海的人民当人看。
永历十五年,大清平西王吴三桂突然在云南举旗反清!
本该待在缅甸的永历竟然如也从天而降一样出现在了昆明。
他昭告天下抗清将士凝聚一心,共同驱除鞑虏,兴复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