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渡过长江之后的鳌拜和苏克萨哈听到枪炮声,吓得头也不敢回。
带着他们的骑兵一路向北逃窜。
郑成功看到浮桥断裂之后并没有下令攻击,而是命人不断朝岸边喊话。
“缴械不杀,明军优待俘虏!”
那么多优质劳动力,都杀了太可惜了。
这时候吴三桂也已经从南京城追到长江边,前后夹击,这些清军早已没有退路。
他们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南京光复。
次日天明,吴三桂召集众将士开会。
干事雷厉风行的吴三桂并没有像很多领导一样简单讲两句。
他的会议主题比领导们还简单
其一,迅速打扫战场;
其二,横渡长江,解放中原。
任务安排下去之后,他立即给还在福州的永历书信一封。
把此次收复南京的捷报快马加鞭地送去福州。
信里他还建议永历也赶快移驾南京,以此鼓舞士气。
做完这些后,他不想给鳌拜一秒钟的喘息时间,立即率众将士渡江北伐。
渡过长江后的鳌拜知道吴三桂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也立即向各州府下令,让他们带兵前来迎击南京方面来的明军。
可这如何来得及!
他的调令还没出去,吴三桂就已经率领三十多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渡过了长江。
吴三桂的眼里只有鳌拜。
可怜的鳌少保,他跑到哪,吴三桂就追到哪。
这一追,就追到了黄河边上。
得知鳌拜已仓惶渡过了黄河,吴三桂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
他派重兵在山东及河南等重要的渡口把持,防止清军反扑。
解决了后顾之忧,他自己则调转马头,放放心心地收复中原腹地。
原本以为黄河以南的中原腹地,清军会死守下去,可没想到他们听到明军三十万人北伐,很多清军直接弃城逃窜了。
没有弃城的也被当地起兵抗清的势力杀了不少。
明军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就平定了黄河以南诸省。
这里有一个疑惑,为何才短短一个多月,明军就能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收复中原?
讲到这,我们就要感谢提出意见的洪大善人和执行力很强的鳌少保了。
当初清廷下达连坐征兵法,清兵拿着花名册挥着大刀让这里几十万人生灵涂炭。
有不愿意当兵的,好办!一刀下去,省下多少麻烦。
惨无人道的征兵方式和多年的战火让这片大地上的人饥不堪命,绝亡相继。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对于清廷来说,没有人的地方,我就抢不到钱,抢不到钱的地方,要你何用?
在清廷的努力下,绝望的中原子民再也不愿做待宰的羔羊,他们提起了刀,誓死反抗。
清军如此不得人心,惨绝人寰的手段,拱手把中原让给了南明。
入主中原之前,永历颁布了一份无比严厉的诏书:大明将士,入城之后不得扰民,凡劫掠百姓者,立斩不赦。
于是,明军渡过长江攻城略地,秋毫无犯,百姓与商客照常营生,皆大欢喜。
明军与清军一对比,高下立判。
老百姓们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两百多年前,太祖一介布衣,推翻残暴的元朝,百姓敲锣打鼓迎他入城。
两百多年后,闯王李自成进京,百姓们大开城门迎接他的。
他们口里喊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一眨眼,快二十年了,崇祯死了,李自成也死了,很多人都死了。
可这个局面,似乎并没有因为死了那么多人而发生改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几千年朝代不断更迭。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永历十六年十月(1662年)。
至此,大明与清廷以黄河为界,暂时划江而治,分庭抗礼。
大明的江山几乎已经收回了一半。
可那么多年的战乱,再加上清军的无情屠杀,已经让这片大地满目疮痍。
入城后,为了稳定民心,明军除了继续施行之前的应急管理条例外(详见15章),还根据中原腹地的特殊情况,又加了几条。
第一:抓捕降清叛臣,收入监牢,听候发落;
第二:不得滥杀满清贵族或者平民,不得搞民族对立;
第三:下令开仓放粮,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第四:有参军意向的,可就近入伍,保家卫国,报仇雪恨;
应急管理条例的实施和明军钢铁般的纪律一下子在老百姓心里炸开了花。
这只不一样的军队迅速在民间站稳了脚跟。
驱除